聚焦电子数据司法应用与前沿理论
2024年01月19日 09: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19日第2819期 作者:张译心

 

  1月7日,首届电子数据司法应用与前沿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旨在促进电子数据证据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多学科领域学者共同探讨了电子数据在司法领域应用的现状、挑战与前沿发展。针对电子数据的证据价值、技术方法、质证审查、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为促进电子数据在司法领域应用贡献学理力量。

  展望电子数据司法应用

  数字化持续赋能法律监督。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志荣表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刑事司法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的背景下,研究电子数据司法应用对学术探讨、司法实务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刘喆认为,法学学科教育要加强司法鉴定等技术性证据的课程设置,共同推进社会治理,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

  关于数字人才的培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进喜认为,法学教育阶段不应局限在法律知识供给之一隅,需重视培养“懂技术的法律人”,使科学技术成为法学教育、侦查领域的必修课,以使学生掌握法庭之上的审查技术。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贺德银认为,未来数字证据、数字技术的发展要与区块链技术相融合,发展取证设备,以应对人工智能对电子数据取证活动带来的挑战。

  科学审视电子数据证明作用

  当电子数据有争议时,如何判定它是否将对定案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恺举例表示:“比如数字签名作为证据时,可利用安全漏洞修改被签名内容;电子影像作为证据时,其不可靠性在于伪造图像手段多、技术迭代快、检测难度高。”中央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郭华认为,鉴定技术不科学、职业分类不合理、认定标准不统一,最终都会导致电子数据鉴定的各行其是,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科学性难免受到质疑。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郭金霞认为,应更为谨慎地审视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教授陈龙表示,对于电子数据全生命周期可信性的关注需要贯穿数据获取、分析和处置全程,应建立起全要素质量保障体系,对包括鉴定方法、检材处置和管理体系要求等在内的多个环节进行考量。

  南京警察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吴育宝认为,对待电子数据司法应用的片面性问题,未来应着力提高各阶段、各主体相互间的认可程度。为预防犯罪,北京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郝永胜建议,应将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等法律内容纳入元宇宙空间,实现对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和思维的本体化描述。

  法律共同体应积极应对人工智能证据、机器证据的兴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品新表示,目前电子证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当进行迭代升级,依托新的电子证据样态构建“新电子证据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学军则从学科建构的角度认为,应注重“证据”与“技术”的交叉融合,建设“证据技术学”。

  探索电子数据的前沿应用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廖鑫表示,AI伪造对强调数据原始性、真实性、可用性的电子数据取证产生了冲击。电子数据在司法实践的应用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裴炜针对电子数据取证措施的现状建议,在将传统措施套用到电子数据时,应当进行类型化设计,并关注第三方公司的用户数据保护问题。此外,要建立内部逻辑自洽的规则体系,推动网络空间犯罪治理体系的国际对话。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吴洪淇表示,有必要将目光转向电子数据的合法性等其他属性,为技术划定合理应用的边界。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郑飞建议,应形成一种以电子数据证据规则为基础的阶梯式分类审查机制,并为未来新类型数字证据建构完善的实质审查机制。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谢登科认为,应当以数据权利保障理论、数据分级分类理论、数据生命周期理论作为理论基点,实现对电子数据侦查取证措施的法治化探索。

  目前,智能汽车行业面临隐私泄露和其他数据管理违法违规的风险。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丁丽萍认为,在电子数据取证过程中,要通过按照数据重要程度进行数据分类分级、关注企业内部数据从产生到销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合规管理、完善数据合规的网络空间全生态解决方案等方式协助企业做好数据合规。

  面对涉虚拟货币刑事案件呈现增长态势,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侦查学教研室主任胡德葳表示,应实现电子数据规范化取证,制定和细化针对性取证规范标准,管理互联网和区块链等相关平台;关注电子数据取证过程中侦查机关和技术公司的地位认定,警惕技术公司越权而产生的法律风险;适用存证技术,规范高效应用区块链技术。

  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电子证据实验室、《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