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
2020年11月18日 10: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18日第2050期 作者:欧叶荣

  在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标准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变性的特点,既有物质文化等的“硬需要”,又有尊严、权利等的“软需要”。因此,对“贫困”的内涵阐释也应有新的解读。生活中除物质贫困外,还存在精神贫困、思想贫困、机会贫困、能力贫困等隐性贫困现象。因此,亟须转变救助思路、拓展救助对象、改革救助举措,积极创新“物质+服务”的综合救助模式。

  首先,救助理念转型。一是从“救穷”转变为“扶弱”。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弱有所扶”,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帮扶。“弱”较“穷”的困难程度低,涵盖内容更宽泛,覆盖面自然就更广,包括了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等多个维度,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经济指标。“扶”的内涵也比“救”更积极,更加凸显救助对象自身作用的发挥。二是从“应助尽助”转变为“助人自助”。“应助尽助”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他助形式,往往根据一定的标准测量得出具体救助对象,进而施以相应的帮助,现实操作中容易使被救助者形成一种“等靠要”的思想。“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思想意识脱贫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形成被救助者的依赖性,不如增强被救助者的生活独立性,帮助被助者想办法、找出路,掌握“捕鱼”的能力。三是从关注生存权转变为关注发展权。造成相对贫困的主要原因包括发展机会的缺乏。提供资金或实物可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难”有百样,救助对象的差异性带来了救助需求的多样化,要注重提供针对性的救助服务,重视发挥救助对象自身潜能,不断激发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实现治本脱贫。

  其次,救助对象拓展。根据贫困的新定义,可将救助对象作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划分。一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弱势群体。如由于重大疾病而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长期性贫困人员;或因缺乏职业技能或能力较差而就业不稳定、收入水平低,易受经济社会的波动影响或技术革命的劳动力替代等临时性贫困人员;以及大量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贫困人口,无法享受农村救助政策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成为城市贫困的新人群。二是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老年群体。很多农村老人面临家庭空巢化情形,缺少家庭温暖和亲情关怀,内心没有安全感。城市老人退休后由于社会角色转变,社会参与越来越少,容易产生焦虑、自我价值感降低,精神需求变得更多、更高。三是重塑青年的内在精神世界。在2020年亚太青年扶贫故事会暨亚太青年领导力与创新创业论坛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亚太局局长坎尼·维格纳拉贾在致辞中说,“青年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你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积极参与热点议题,大胆创新行动方式。当今社会前所未有地需要青年活力和奉献。”中国很多青年在电商、教育等不同领域开展了扶贫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群体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其价值追求、精神力量的丰盈至关重要。

  最后,救助内容全面。根据从生存到生活,从生活再到发展的逻辑进路,针对不同救助对象的不同救助需求,采取生存型救助与发展型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建构“物质保障+生活服务+精神需求+能力提升”的全方位救助体系,形成救助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精准化“救助套餐”,进而不断增强救助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体来说,物质保障层面,对长期性贫困人员、临时性贫困人员、特困人群、低收入人群等不同对象采取分级分类救助,有效避免重复救助或遗漏救助。健全救助对象及时退出机制,清理“非正常进入”人员,避免“人情保”“关系保”等情形,清理“应退未退”人员,实时动态监测贫困人员相关数据,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缩小城乡救助水平的差异,推进城乡救助对象的有序衔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贫困人口救助体系。在生活服务层面,重点提供教育医疗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加大对贫困人口子女教育的扶持力度、困难家庭医疗卫生的基本保障,积极组织农村文化体育活动,探索开展社区“小剧场”、老年瑜伽、“大厨房”等社交活动。各地要不断完善养老、照料和护理等日常服务,如对“邻里互助养老”还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引导互助风气的制度设计等。在精神需求层面,要走入老人内心,开展精神慰藉服务,如举办老兵故事分享会、“老龄人谈老龄事”交流会、老人生日会、“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和沟通技巧”讲座等活动,帮助老人打开心扉、舒缓情绪。关注困难家庭青少年成长,提供心理疏导、关怀陪伴、成长辅导、情感支持等系列关爱服务,促进困难家庭身心健康成长,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时,运用微博、微信、自媒体平台等积极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年轻人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内心的充实。在能力提升层面,一方面是通过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服务帮助其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政策信息咨询对接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来促进劳动权利平等、劳动机会平等,尤其充分激发青年群体无畏的精神和大胆的想象力,促使年轻人积极作为,打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