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记忆“活”起来
2022年02月23日 09: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23日第2353期 作者:刘宁

  近十几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博物馆的社会文化功能也日益凸显。博物馆不单纯是历史器物的存储空间,而且是文化记忆的承载者,具有保存和延续文化记忆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与历史语境的剥离,博物馆不仅唤起、修补了大众的历史文化记忆,同时又以新的空间呈现方式形成新的语言秩序,促进了当代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博物馆:文化记忆的载体

  从社会学角度看,记忆并不仅仅是个体心理现象,而且是社会群体文化的载体和产物。博物馆作为文化产品的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空间,也成为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历史文化记忆间的转换器。文物本身作为历史的物质载体,一方面,将抽象的历史记忆具象化为个体记忆;另一方面,作为直观化形象,文物又唤起或重塑了大众的文化记忆。

  作为个体的博物馆参观者,大多数人对古代史的文化记忆主要来自书本、网络、社会交往或其他媒介,这种间接获取方式使得这部分记忆相对比较抽象、模糊、不够活跃,并且与个人记忆关联较少。而博物馆,尤其是历史博物馆中的文物,则将大众抽象化的文化记忆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象,同时博物馆的多种陈列方式进一步激活了大众听觉、触觉等感观体验。与抽象的语言符号和影像、图片相比,这种直观的、真实的物象所激发起的感官体验与个体经验有着更密切的联系,更容易形成新的个体记忆,并激活间接获得的历史文化记忆,从而完成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的记忆转换。

  实体博物馆与数字虚拟博物馆、网格图片的区别在于其无可替代的真实的情境性和体验感。无论是出于博物馆空间的历史传统,还是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展示需要,实体博物馆的建筑空间一般比较高大、静谧,营造出一种神圣、肃穆的气氛。这种现场体验感是其他形式的观览无法替代的。

  不仅如此,为了使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大多数博物馆都会借助实物、道具模型以及声、光、电、色彩等手段,实现实物场景的模拟再现,完成对文物历史情境的最大程度还原,使大众能更好地在文物历史语境中理解文物。对历史语境的复活,将文字的抽象理解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情境,强化了大众对历史的认知,与简单的文物陈列相比,更易于刺激大众的感官,形成历史文化认同。与此同时,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的营造,弥补了个体记忆的缺失和差异,统一大众的文化认知,个体记忆在公共交往过程中累积形成共同的文化记忆。

  记忆重构:博物馆的潜在文化功能

  研究者认为,“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同样,记忆的集体框架也不是依循个体记忆的简单加总原则而建构起来的……相反,集体构架恰恰就是一些工具,集体记忆可用以重建关于过去的意象,在每一个时代,这个意象都是与社会的主导思想相一致的”。这与心理学研究的区别正在于,前者否定了记忆的个体性、消极性和被动性,肯定了记忆的群体性、社会性和积极建构性。

  集体记忆在本质上是立足于“现在”的对“过去”的重构。一方面,对于“现在”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去”的知识,这体现了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但另一方面,“现在”不可能是“过去”的完全保留和延续,必然具有当下性,而且会影响对“过去”的记忆保存和发展。因此,博物馆虽然是历史文物的存储、展示空间,但并非文化记忆的消极载体,博物馆不仅在对藏品的研究、传播过程中完成着对历史文化的再阐释和再理解,博物馆空间本身也以自己的语言秩序和叙述结构,唤起个体的文化记忆,重构文化记忆框架。

  历史发展或许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性和逻辑性,但历史记录和解读中的主体因素,以及作为历史物证——文物发掘本身的偶然性和零碎化,却未必能真实还原历史情境。这就使得文物脱离于当时的历史语境,成为一个漂浮的“能指”,并在当下的语境中通过重新解读,获得了新的“所指”。而博物馆空间作为一个“场域”,其自身的封闭性、选择性和空间分隔、排序,使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性展示空间,而是具有了空间权力特性。公共博物馆作为国家记忆的载体,代表的是国家主流文化观念和价值判断,因此,文物的筛选过程本身就是不同时期对文化进行选择和再塑造的过程。

  不仅文物的选择和展示体现了博物馆的文化定位和对文化的理解,文物的展示空间更是体现了对历史的不同解读。相对于历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来说,文物对历史的呈现是片段化的、零碎的。但博物馆在展示过程中,一般会采用纵向—历史、横向—类型两种方式进行排序,从而将碎片化的文物串接起来形成某种叙述结构,文物的价值就不单单取决于自身的价值,而是取决于在这个叙述结构中的位置。文物的摆放方式与空间位置体现了它在这一叙述结构中的位置,或者说是在文化记忆中的地位和价值。

  不仅如此,博物馆的空间叙事往往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碎片化的单件文物在这一叙述过程中形成某种内在联系,并且明示了历史的完整性。因此,大众进入博物馆空间,就会不自觉地沿着这种叙述顺序进行参观,将个人对于文物和历史的零散记忆串接起来,形成与博物馆叙事相一致的历史观和文化观。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完成了对文物文化意义的再解读,同时也完成了文化历史的再次书写。大众在观览过程中不自觉地接受这种文化塑造,将唤起的个体记忆汇集成群体记忆,完成对文化记忆的再塑造。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文化功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