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井鸟雕看“许昌人”的生活风貌
2021年01月07日 10: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7日第2085期 作者:申海涛

  “许昌人”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西部,是我国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2020年12月,美国考古学会主办的Archaeology杂志将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发现的“灵井鸟雕”列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称其为“中国最早的雕刻艺术”。作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产物,“灵井鸟雕”所释放出来的文化信息,有助于我们揭示这一时期“许昌人”的生活风貌。

  细石器文化的高度浓缩

  细石器文化,也称猎人文化,一般是指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使用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裴文中认为,该时期“所用之石核,约皆微小,形如尖锥,或形状为扁平者;由此种小石核打下之石片,约皆为长方形者,或小长方形者;制成之石器,约皆形体狭小,工作精细”。河南灵井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细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在此发现的“许昌人”头骨化石以及大量细石器、动物化石等文化遗物,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远古先民活动痕迹的明证,其中的“灵井鸟雕”最具代表性。

  “灵井鸟雕”以均匀火烧过的兽骨为材料,用细石器中的雕刻器雕刻而成。雕刻技艺十分精湛,全身线条完美流畅,生动活泼;翅膀由刻线代替,栩栩如生;足部有底座支撑,可平衡站立。鸟雕有热处理过的痕迹,一侧呈黑褐色,另一侧呈古铜色。长19.2毫米,宽5.1毫米,高12.5毫米。使用了研磨、琢削、刮削、切割4种雕刻技术,表面留下了68个微小界面。通过这些信息,“灵井鸟雕”体现了细石器文化的样态。

  据灵井“许昌人”遗址第5层(“灵井鸟雕”发现于该层)细石器发掘报告显示:出土细石核82件,台面修理石片7件,台面更新石片30件,细石叶187件,细石器(工具类)280件。其中,端刮器84件、边刮器16件、凹刮器5件、琢背小刀7件、雕刻器11件、尖状器3件、楔形器27件、锯齿刀器1件、石锥5件、石镞1件、带有第二步加工疤石片120件。细石器工艺成熟,诸如雕刻器技术、软锤修理、压制修理、热处理、摩擦技术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谢崇安在《中国史前艺术》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在加工各种器具的时候,不仅进一步体会到了垂直、水平、弧形、三角以及均衡、比例等种种的形状特性外,还掌握了体积的各种样式,并在摩擦刮削砍砸的加工过程中,熟练掌握了运用线条、色彩、拟形等方面的造型技能”。“灵井鸟雕”的完美造型、成熟工艺、平衡技巧恰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许昌人”细石器文化的高度浓缩。

  传递智慧的精神密码

  由于鸟类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先民们往往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而选择各种形态的鸟作为图腾。因此,在中国史前文化中,鸟形象是一个被广为体现的题材。

  在考古发现中,鸟类雕像多出现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诸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以及石家河文化等。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中,也曾有“帝尧之时,鸾雏来集,麒麟来游。祗支国献重明鸟,国人多刻铸鸟状以驱魑魅”的记载。“灵井鸟雕”距今1.35万年,比之前相关的考古发现早了至少8000年以上,可能是鸟类崇拜的源头之一,表明旧石器时代晚期远古先民已经有了复杂的思想观念。

  值得一提的是,“灵井鸟雕”不是一件劳动工具,而是精神产品。万余年前的远古先民想要表达的思想,今人已经很难准确无误地钩沉,但是,从与该鸟雕同一层位出土的钻孔鸵鸟蛋壳饰物、赭石染料等遗物可知,这一时期“许昌人”的精神生活已经相当丰富。他们开始把思维、观念与想象凝练、外化于这些物态化的产品之上,远古先民的宗教与哲学伴随着艺术与审美悄然诞生,人类童年时代的意识形态开始萌动。

  李占扬认为,“灵井鸟雕”可能是古人类图腾崇拜观念的反映。它的出现表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许昌人”已经有了维系部落发展、塑造集体认同的物质载体。“灵井鸟雕”凝结着“许昌人”的艰辛创造,散发着远古先民的智慧之光,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珍贵记忆。

  社会发展的象征符号

  史前艺术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为它们是通过视觉形象显示人类活动意义的艺术。“灵井鸟雕”可能出自某位远古艺术家之手,但这一大如杏核、小巧灵动的作品又绝非个人可以孤立完成。它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许昌人”猎人文化高度发达的浓缩,也是农业文明起源的符号象征,前者是其物态意义的表征,后者是其精神价值的彰显。

  “灵井鸟雕”属于典型的猎人文化。陈胜前认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狩猎能力飞跃发展更本质的表现可能是社会的组织、计划与合作的加强,以及狩猎信息的交流”。数万年前的狩猎场面早已淹没于浩渺的时空之中,我们只有通过考古发掘去探究、推测以及最大限度地还原。“许昌人”遗址出土的已鉴定的哺乳动物化石21种,其中原始牛和普通马这两种动物化石显示多为壮年,表明遗址主人已经是很熟练的狩猎者。因为没有足够的信息交流、分工合作、团队作战,面对大型动物群的截猎几无可能。

  “灵井鸟雕”所用材料来自“一块中等大小的哺乳动物肢骨残片”,说明这样的材料在当时可能较易取、易用。“灵井鸟雕”承载着远古先民对空间的认知、语言表达、信息交换等诸种能力,是“许昌人”猎人文化高度发达的最好物证。

  鸟类崇拜多与农业有关,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中载有炎帝时期“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的传说。东汉王充的《论衡》也有“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盖以圣德所致,天使鸟兽报佑之也”的故事。丹鸟衔禾、象耕鸟耘常见诸史册。但是,正如陈胜前所认为的细石叶工艺是农业起源的第一步,由于人类狩猎能力增强,破坏了生态平衡,整个生活环境迅速恶化,于是刀耕火种的农耕代替了垂钓布网的渔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两种文化交汇的时间节点,在灵井细石器层也发现过距今1万年前后的陶片,陶器总是与农业相伴而行,因此,“灵井鸟雕”的出现可能与农业的萌芽有关,一定意义上可作为农业起源的象征。

  “灵井鸟雕”体现了远古先民在雕刻方面的精湛技艺,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状况凝聚在这件微型艺术品上,如同远古余音,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信息。旧石器时代去今遥远,囿于文化遗物的保存条件、构成材料等诸多限制,历经数万年沧海桑田的巨变,今天我们看到的史前艺术品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释放出来的微弱信息也能让我们对先民的生活风貌略窥一二。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