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战争中,无人机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空中作战力量,因其具有的高效费比、多用途、隐蔽灵活等特点而一直备受世界各国追捧。无人机作战已不再局限于单纯地执行侦察、监视等非战斗任务,而是向执行对地攻击和轰炸等战斗任务转变。21世纪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中都可以看到无人机的影子。可以说,无人机在信息化战场上的运用正改变和颠覆传统作战样式。
无人作战亮点纷呈
无人作战呈现出智能自主、多法一体精确协同的显著特征。
1.智能自主精确打击。能够对目标实施精确自主的火力打击是无人机最典型的作战特点,也是未来智能化时代无人机广域、多维、全时作战应用的发展方向。以美军目前装备的加载了激光制导武器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为例,无人机载激光制导武器系统通过携带的光电传感、跟踪载荷获取目标的图像信息,尔后进行实时图像预处理和目标检测与定位来进一步搜寻、识别目标,一旦捕获到目标的典型特点,就会对目标进行全时跟踪,进而判断是否构成开火条件。当构成对目标的打击条件时,机载火力打击系统即刻发射或者投掷激光制导武器,直到命中目标。这种无人机察打一体模式,实现了闭环自动精确打击。
2. 多法一体精准协同。为突破单架无人机作战能力的限制,实现基于多架单机一体协同的无人机作战效能最大化,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曾启动名为“编群战术空间”的作战计划,以进一步演示验证12架无人作战飞机的自主协同飞行、协同搜索目标和模拟目标打击等任务。无人机通过协同控制技术,确定各自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职责,通过协同感知技术实现相互间的数据和战术信息的实时交换,通过协同目标分配技术,科学区分对不同目标的打击方法并自主做出打击决策,实现实时任务协同。当前应用最多的当属由无人侦察机和高速航模混合编成,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编队所组成的“无人机矩阵”,初步实现了基于地面指控中心控制的一体行动协同。随着协同作战技术的进步,无人机还可以和有人作战飞机混合编队一起执行协同制空作战、跨平台联合制导、掩护空中作战突防等更加复杂和更高数据交换率的协同作战任务。
3. 快速准确精细评估。无人机通过广域多维作战运用能力,在实现对作战对手整体防御体系临门突防的基础上,通过多向渗入作战对手防御物理空间,实现了对其防御体系的整体侦察。得益于先进的侦察设备和远程通信能力,无人机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目标战损图片或视频传回指挥所,可对我火力打击效果进行实时高效准确评估,为作战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支撑。美军高度重视运用无人机执行实时战损评估,并将其作为“侦—控—打—评—保”整体行动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开辟崭新作战样式
信息时代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应用极大地强化了精确对抗理念,催生了“点穴”“定点清除”等一系列崭新的作战样式。
1. 颠覆传统作战突防模式。2017年美军公布了微型无人机蜂群编队攻击行动演示,美海军3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机投放103架“山鹑”无人机,演示集体决策、自修正及自适应编队飞行、发起临门多向攻击等行动。同年,伯克利大学教授Stuart Russell演示“AI杀人蜂”攻击行动,通过预先扫描预定目标的面部特征,“AI杀人蜂”无人机采取自主识别锁定目标的方式,在广域全时对预定目标实施攻击,直至一击致命。基于无人机自主多能的攻击模式,在未来作战中,可利用大型运载平台将大量小型无人机运载至相应预定作战地区实施预先投放,通过指挥信息系统实现对预定目标的火力打击行动。同时,由于无人机具有长时间续航能力和不定向突防能力,且能够在低空、超低空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雷达盲区机动,这给作战对手的防御组织带来了极大威胁,颠覆了传统攻防作战中的突防模式。
2. 强化精确对抗作战理念。海湾战争开辟了信息时代作战的崭新样式。然而,随之而来的精确对抗理念让战争双方的作战成本大大提高,作战效能却持续降低。自从“捕食者”无人机首次使用“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实施对地火力打击,实现了战场的超高效费比以来,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敏锐地意识到了未来无人机作战的高效低耗的作战优势。同时,由于无人机具有的广域适应性,在作战中,其不仅可以独立遂行火力打击任务,还可以与其他火力打击平台协同作战,使得作战的效能呈指数增长。譬如,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为争夺纳卡地区控制权所爆发的冲突中,无人机凭借其强大的空中精确打击优势对敌方坦克等装甲力量实施精准“点杀”。
3. 提高体系对抗作战效能。信息时代作战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信息时代的战场作战节奏更快、强度更高,对指挥员及指挥机关组织作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整体作战行动中的“OODA”循环链路中,对我作战行动进程制约最大的当属侦察和评估两个环节,传统的侦察行动用时较长且打击评估不够准确,不仅影响指挥员及指挥机关“判—定—处”的指挥决策,而且还可能贻误战机。无人机通过其具有的广域侦察能力、精确评估能力和一体协同能力,战前可采取隐蔽突防、预先潜入的方式,为指挥员下定决心提供直接的情报依据。战中,通过多向广域全时突防,对战场上各类目标及损伤程度进行实时评估,为指挥员及指挥机关提供近乎实时精准的情报信息和评估情况报告,缩短了“OODA”循环时延,提高了作战效率。
(作者系71239部队政治委员、大校)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