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中国共产党是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每名党员如何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找差距、抓落实?如何对标对表开展自我革命?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学者。
发挥每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力量。党的旗帜是具体的、形象的,人民群众看党的旗帜是否鲜红,主要是看身边每个共产党员。这正是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的深刻意义所在。”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包心鉴表示,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是每一名共产党员进一步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前进方向。
“党的战斗力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一名党员的作用。充分把每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坚不可摧的力量,既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又能与危害党的领导的各种思潮进行斗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辛向阳表示,党员初心与党的初心是内在统一的。党的初心是每一名党员初心的基础,党的初心保证了党员初心的性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自觉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既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又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此同时,每名党员的初心又是党的初心的强大力量所在,只有每一名党员都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才能实现。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齐卫平认为,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我们党以先进本质和纯洁特征向中国人民树立起引领发展的旗帜,这面旗帜是以所有共产党员思想和实践的具体表现织成的,每一名党员的色彩都关系到这面旗帜的鲜艳度。因此,每名党员都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对照党章查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从而找到改进和提高的着力点。
将“他律的要求”转化为“自律的自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翔莲表示,党员的初心向党的初心对标看齐,需要每名党员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
辛向阳认为,要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名党员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加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理论学习真正认识到共产主义理想的美好和崇高,从而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到这一无限的伟大事业中,使生命更有价值。
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军看来,每一名党员首先要在学习中领悟“不忘初心”的思想真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在学习中提高理论水平,树立、增强信仰信念。其次,要在实干中展现“不忘初心”。把“不忘初心”的信念力转化为实际行动力,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以积极、主动、进取、负责的姿态做好本职工作。再次,要以廉洁自律守住“不忘初心”。每名党员都要自觉遵守党纪党规,对党忠诚,廉洁奉公,明辨是非,自觉锤炼政治品格。
齐卫平表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内化为自律的思想觉悟,才能使遵守他律成为自觉的行为。应以严格遵守党章、各种纪律和规矩为抓手,明确每名党员的权利观念、职责担当,使所有党员言出纪随,行有律戒;明确每位领导干部主体责任,通过抓“关键少数”,发挥以上率下示范作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走向深入
高翔莲认为,为使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必须利用制度和法规来指导、约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她表示,要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夯实党支部基础工作;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特别是对党纪党规的学习教育,使党员知敬畏,守底线;以“四好”班子建设为抓手,强化班子素质建设,形成班子成员思想同一、目标同向、党政融合、团结协作的坚强战斗集体;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辛向阳看来,支部建设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既要探索客观规律,又要发挥创造性。要把对支部书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培养一批有能力的支部书记。
“在党的建设上不忘初心、开拓前进,就要严格遵从党规党纪,自觉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包心鉴表示,党的政治规矩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底线,是维系党内团结、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政治生命线。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让纪律成为全体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
“基层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应引导党员把找差距补短板与初心和使命紧密结合起来,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自觉,促进和引领基层党组织建设向实里走、向深里走。”齐卫平建议,以制度为保障,筑起防范党内政治生态遭污染的篱笆。与此同时,建构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想干事、能干事、真干事的氛围,增强领导干部愿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动力,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