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其中,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既是构建和完善农村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协商法律制度体系,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协商机制,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协商素养与能力,提高其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以不断增强农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
完善农村基层协商法律制度体系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需要一系列法律制度来加以规范和保障,其制度化和法治化可以保证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实施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合法性,赋予农村群众依法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可以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在法律制度层面推进协商民主与基层民主的有机融合,明确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要求和程序,确保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正确方向和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各农村地区也可以立足当地实际先行探索,在村民自治条例、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中补充完善协商民主的内容条款,在实践中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扩大农村群众依法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的制度化渠道。
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协商机制
在价值日益多元和利益日益分化的农村社区生活中,协商民主是多元化利益群体和个体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过程。这要求有一种科学合理的机制来确保每一个协商主体能遵守协商民主程序的规则,平等、充分地表达意见,最终达成一个符合社区整体利益的共识,形成能够协调各方利益的包容性决策,凝聚社区发展合力。为此,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村民委员会健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工作体系,引导农村群众积极有序地参与协商民主政治活动。
各农村地区要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传统,围绕社区公共生活中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民主议事会”“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评议会”“民主理财会”等各类形式的协商机制,对需要协商的事项、协商主体、协商议题设置、协商形式、协商时间进度、协商决策的办理和反馈等各个方面的实施细节作出明确规定,使协商程序更加系统完整和具有可操作性。
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协商素养
在实践协商民主的过程中,充分有效的协商能真正反映出农村社区群众的整体利益诉求和愿望。这要求每个协商主体必须以一种公共的立场全面综合地考虑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和诉求,具有良好的协商素养和能力,即每个协商主体要具有坚守基本的政治和道德原则、善于倾听他人谈话、清晰表达自己意见、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及学会妥协与让步等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要加强党的“三农”政策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及时知晓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熟悉党的“三农”工作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理论水平,增强其政治敏锐度和政治判断力。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关注公共利益、提高责任感,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治素养,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加强农村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掌握协商民主的基本程序和原则,在协商实践中学会对话、合作、宽容与妥协,不断提升协商的技巧和能力。
提高农村社区深度协商水平
协商民主的本质是民主、形式是协商,要以平等对话、合作包容的协商形式来体现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要提高农村社区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扩大农村社区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践中,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推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深入和持续的发展,通过协商民主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对话、沟通、交往,畅通和拓宽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有组织有秩序地集中、整合群众的观点和意愿,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广受群众赞同和支持的科学民主决策。正视不同协商主体在协商过程中的观点和价值观冲突,最大限度地倾听群众心声、回应群众诉求、吸纳群众意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依托融媒体技术构建和完善网络协商平台,实现农村社区群众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普遍参与、连续参与和全过程参与,有效化解农村社区群众的观点冲突和利益纠纷,不断优化协商决策和调整行动策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本文系“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类立项课题(2020QGRW03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百色学院基地)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