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2017年11月02日 0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2日第1322期 作者:李丹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在肯定五年来公共文化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那么,如何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在各级文化基本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上,避免“重建轻管”、“重硬轻软”现象的发生?如何克服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的相对滞后,提高利用效率和服务效能?如何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实施。

  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和统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具备服务性、公益性和全覆盖性三个基本特征,是党中央在文化工作上的一项基本政策,立足于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需求,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时代、新的矛盾,这一点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就是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形势,拿出新的举措,对现有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升级,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体系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其现代性,在体系的健全、完善方面下功夫,以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和统领。

  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依据和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是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而制定的。

  这是我国文化领域一部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律,不但确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原则,构筑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体系,还规定了相应保障措施,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作出了系统设计安排,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方式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其重要意义还在于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责,理所应当成为我们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并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

  以加大社会化力度为突破和呼应

  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决定了我们应该在遵循政府主导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的进入和参与。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和体育健身需求相符合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机制和供给机制。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加大社会化力度,一是制定支持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文化,支持、引导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事业非营利性领域,通过出让冠名权等方式,鼓励企业或个人兴办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

  二是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社团组织的作用。民间文化社团组织近年来蓬勃发展,其组织的各类民间文化学术活动、文化演出活动、文化沙龙等活动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各地民众参与民间公共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逐渐提高。这类活动具有民众自发组织、自愿参与、全程免费的特点,参与方式灵活,效果良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股“清流”。

  三是深入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渐具规模,初步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但尚须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有效机制和长远规划,以引导、规范、激励志愿者队伍,进而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总之,我们需要充分挖掘和调配社会文化资源,引导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部门主导、全社会充分参与的文化惠民新格局。

  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为着力点和关键点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中,县(区)级以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个文化庞大工程中,起着基础性的、支撑性的作用。

  目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涉及文化、教育、体育、广电、新闻出版、旅游等多个部门,造成很多地方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上,存在着多渠道交叉、相互重叠、重复供给、内容分散等情况,不仅增加了管理和运行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还有悖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原则。为改变这种情况,目前在国家层面已经形成了由文化部牵头,20多家部委参与的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明确年度工作重点,研究协调须统筹推进的事宜;一些地方也陆续成立了各职能部门组成的协调小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从根本上完成资源整合。

  我们只有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统一供给机制,开辟一条公共文化服务集成供给渠道,才能真正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率,从而实现均等化和一体化。

  以文化精准扶贫为助力和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提出之初,就把均等化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制定了统一的服务标准,以消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差距,补短板,促公平。国务院七部委2015年联合发布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文化部2017年7月发布了《“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人为本、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以及重心下移、突出重点”等原则。

  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国家扶贫战略尤其是文化扶贫的重要部分,我们一是要加大在资金、政策、项目上的倾斜,坚持软硬设施设备建设同步推进,坚持送文化与扶持本土特色文化相结合。二是要加大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促进东、中、西部文化人才交流合作,为贫困地区人才成长提供有力支持。三是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征和地域特点,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同时,以重点需求项目为引领,提高文化资源向上述地区的配置比例,并积极拓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渠道。

  以提升数字化建设效能为凭借和手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了互联网,包括“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字眼和“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等要求,凸显了对互联网和数字化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各种服务平台、管理平台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但由于提供内容不够丰富、供需对接不够精准、建设标准不够统一、服务平台难以互通、资源整合与揭示不足等因素,网络化设施设备与数字化资源发挥的作用受到了较大限制。而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建设的效能,一是要加强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围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根本目标,分级分层建设,促进文化机构间的横向融合、纵向贯通,实现资源与服务的共建共享。二是要及时推动科技成果特别是“大智移云”在文化领域的集成应用和示范,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传承工程及网络文化精品内容建设。三是要高度重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主动引导发挥正能量“网红”的积极作用。

  以创新为驱动和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因此,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需要增强创新思维,学会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

  一是要推进公共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创新,从供给主体、机制、内容、方式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群众需求,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实现政府“送菜”与群众“点菜”有机结合,提升服务效能,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二是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上创新,推动建立反映公众文化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的年报制度,推动公共文化单位文创产品开发试点,推进文化服务机构馆际交流共享机制建设,建立文化服务机构青少年教育项目库,将民办文化服务场馆列入质量评价体系等。三是在投入方式上创新,如以间接投入代替直接投入、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代替传统的补贴资助、全面拓宽投资渠道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借着党的十九大的东风,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迎来一个全速发展的春天!

  (作者单位:文化部机关服务局)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