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龙:学习青年习近平 铸就无悔青春梦
2017年10月19日 08: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9日第1312期 作者:赵玉龙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7年8月版

  今年8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该书以采访形式系统讲述了习近平同志于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者既有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朝夕相处的当地农民,还有当年与他相知相交的多方面人士。受访者根据当年和习近平的亲身交往经历,真实展现了习近平在陕北插队时的艰苦生活和动人故事。    

  全书由29位受访者的采访实录和当时留下的76幅图片组成,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习近平当年插队下乡的历史细节和成长经历。对于广大青年而言,该书至少有五个方面值得深思和学习。

  珍惜光阴  不断学习磨炼自己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有的人惜时如金、争分夺秒,把时间用到刀刃上,增长了才干和本领,最终成就事业、实现理想,为社会和人民作出贡献。有的人则相反,生活懒散松懈,一味追求安逸和享乐,浪费了大好光阴,最终碌碌无为。据王宪平回忆,习近平15岁到梁家河插队时带了两个沉沉的箱子,后来大家才知道,那两个箱子里装的全是书,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都有,劳动之余他常和其他知青一起阅读讨论。由于白天要到庄稼地里劳动干活,闲暇时间不多,习近平就利用晚上时间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读到深夜。

  王宪平在“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中回忆,习近平干活很卖力气,肯吃苦。打坝夯石手掌上磨得全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就磨破了,开始流血。但是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延川方言,本意是“耍奸儿”,即偷奸耍滑,偷懒)”。刘金莲也在“近平干活跟咱农村人一样”中说:“近平从村里往地里挑粪,那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夏天,我们这里太阳毒得很,天气干热。近平身上都晒红了,之后又蜕皮。那个苦,可不是一般大城市的娃娃能吃下的。”这样的艰苦环境锤炼了习近平坚韧不拔、坚强刚毅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的情怀。

  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倍加珍惜光阴,刻苦用功,善于在艰难困苦中历练自己。青年习近平就是这样的人。

  树立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奋斗进步的目标和动力。青年习近平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由于父亲受到迫害、挨批斗,被下放到河南接受改造,母亲当时也过着受审查的生活。按当时的说法,习近平本人的成分是“黑帮子弟”,所以他几次申请入党都未被组织批准,但习近平并不沮丧懊恼,反而更加坚定了入党的信念和意愿。经过几年努力,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他入党的请求终获批准。

  从15岁到22岁,习近平在陕北一待就是七年。由于他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工作扎实,被推荐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帮助当地农民建沼气池、打井、打“水坠坝”、创办铁业社、缝纫社,办磨坊、办代销点……这些都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在工作中,他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谁家有困难,他都竭尽所能去帮助。后来习近平总结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相较过去大大改善,广大青年应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立大志、立长志,树立理想信念,脚踏实地、拼搏进取,将自己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思报”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青年习近平深明其理,在梁家河大队朝夕相处过的人民群众,他时常挂念于心,想着老区人民是否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人民像对待儿子一样关心他、照顾他,老区人民的爱他一直铭记在心。梁玉明在“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中说:“近平还带领我们村民打了一口井,解决了我们全村的吃水问题……那个时候是冬天,打了很深,才开始见水,那水冰凉刺骨,近平下到井里,两条腿都踩在泥水里,挖下面的泥土和石头,一干就是挺长时间,实在撑不住了再换人。打这口井的时候,近平的腿冻得落下了毛病,冬天的时候就容易腿疼。这口井挖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村现在还在吃这口井里的水。”习近平用实际行动报答着乡亲们。1993年9月、2015年2月,他两次回到梁家河挨家挨户看望乡亲们。

  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应该强化感恩意识,弘扬“感恩思报”的传统美德,让每个人都心存感念,真正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青年习近平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热爱读书、善于思考,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不放过任何学习和磨炼的机会。正如戴明在“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中的回忆:“我在和他一起生活的时候,就发现他这个人有一股钻劲,有强烈的上进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当时,我并不觉得什么,现在想起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同龄人都跑出去玩耍,他还能饿着肚子坐得住,能塌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这确实需要一定的定力,需要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青年习近平对知识的渴求可见一斑。

  青年习近平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将书本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效结合。曹谷溪在“陕北七年是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中说:“在建设沼气池过程中,习近平既是指挥员又是技术员,遇到的困难都由他来解决。”石春阳在“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中也提到:“近平让铁匠主管铁业社,让他的手艺能够‘学有所用’,每天打铁可以挣工分,不用下地干活”;“近平办了缝纫社之后,社员把要缝的衣服交给在缝纫社劳动的妇女。缝纫社的妇女根据每天缝补衣服的数量挣工分,其他社员节省出缝补衣服的时间去劳动,可以挣到更多工分。这种分配方式很合理,受到大家欢迎。近平让社员发挥各自长处,把村里的生产和生活安排得十分顺畅。”可见,青年习近平非常善于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能够根据生产生活实际灵活运用。

  当代青年应该从青年习近平的学习工作中汲取经验,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将课堂、书本所学知识与人民的需要、社会生活的实践结合起来,服务社会和人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培养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事遂意。有的人面对困难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有的人信心坚定、态度乐观,把艰难困苦当作历练的机会。尽管每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挫折和困难的看法迥异,但面对逆境始终保持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永远是成长的不二法宝。

  1969年1月,15岁的习近平离开北京,来到陕北黄土高原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插队落户,这里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面对各种困难和不适,他没有任何怨言,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成功经过了“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不仅淬炼了他的精神,也升华了他的思想境界。

  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自述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这足以启示我们:当代青年在面对艰难困苦时,只有始终保持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才能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