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哲学和认知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他心问题的根本是我们如何认知和理解他人的心智和内心体验。他心问题的最大困难在于我们无法直接体验和了解他人的内在体验,只能通过有限的观察和推断来试图通达他人。私密性、内在性、语言的有限性、模拟的限制以及唯我论的问题,都使这一议题颇具复杂性和挑战性,并使其在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引发了深入和持续的讨论。得益于技术与方法的进步、交叉学科的发展和实证研究方法在解决哲学问题中的普及,近年来他心问题的神经哲学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
他心问题的神经哲学谱系是指一系列跨学科方法和观点,它们结合神经科学和哲学的见解,探索我们如何知觉和理解他人心智。这一范畴包括各种理论和研究方法,梳理他心问题的神经哲学谱系和研究进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前沿理论观点、了解最新研究方法,为更好地了解人类认知和情感共鸣的本质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
镜像神经元与镜像系统的发现为他心问题提供了坚实的认知神经基础。镜像神经元最早被发现存在于恒河猴脑中,它们在恒河猴自己执行动作或观察他人执行相同动作时被激活。这些神经元因能够“镜像”他人的动作而得此名。镜像系统则是一组与镜像神经元相关的脑区和神经通路,这些区域共同参与了模仿、共情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意图。镜像神经元与镜像系统是加莱塞(V. Gallese)的具身模拟论重要的生物学基础。具身模拟论强调我们通过在自己的身体经验中共享、模拟和再现他人的行为和感受来理解他人的内心体验。这一理论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感,是因为我们在观察他们时自己的大脑激活了与观察对象对应的神经机制。这种神经激活类似于我们自己执行这些行为或体验这些情感时的大脑活动。具身模拟论之于他心问题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方式,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能够在观察他人时产生情感共鸣和共情。这一理论假设强调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我们的身体经验对于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起着重要作用。
哲学领域中一些有关他心问题的主张也能够在神经哲学的框架内得到更好诠释。例如,扎哈维的直接社会感知理论是较有影响力的一种新的对他心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该理论主张我们在社会互动中直接感知他人的意图、情感和意向等心理状态,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推理或模拟。这一理论挑战了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中认同心理状态隐蔽性的主流假设。这种假设也被称为不可观察原则(unobservability principle),即无论心理状态的本体是什么,它们都是颅内现象,除了拥有者之外,其他人都无法知觉,我们需要使用一种基于推论或模拟的间接方法来接近它们。这一主张一方面有其理论的历史基础,胡塞尔曾指出,我们在知觉上与他人的“鲜活的体验……完全没有中介,也没有任何印象或想象的描绘的意识”。舍勒的观点更为明确,他认为围绕他心问题的困难主要是自己造成的,因为这些困难是建立在对不可观测原则的毫无疑问的接受之上的。直接社会感知理论强调社会互动的即时性、非概念性、联结性、情境依赖性以及自他一体性等,情感共鸣和认知共鸣是其中的关键。情感共鸣是指我们在观察他人的情感表达时自己也会产生类似的情感体验的现象。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技术等,研究者证实了前扣带回皮层、腹内侧前额叶皮层、颞叶皮层、脑岛等脑区在情感的产生、处理、监控、调节、知觉和理解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区域与人脑镜像系统也存在较大部分的重叠。概言之,神经科学研究显示,当观察他人的情感表达时,大脑中的情感处理区域会被激活,这与直接社会感知理论中的情感共鸣概念相一致。此外,研究发现,当人们观察他人的动作时,大脑中的认知加工区域也会被激活,这被解释为认知共鸣和认知联结。这些神经现象支持了直接社会感知理论所主张的我们在观察他人行为时,能够直接感知他人的意图和意向的观点。
史密斯(J. Smith)的并现论也是一种解决他心问题的尝试之一。并现论强调,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互动时,不仅通过模拟或推理来理解他人的心灵,而且在互动过程中共同创造了对彼此内心体验的理解。这意味着他心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还涉及社会互动和共同创造的过程。这一主张与加拉格尔(S. Gallagher)和耶格(D. Jaegher)共同提出的互动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后者强调人类心灵的理解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共同参与来实现的,而不仅仅是通过观察行为或内在的模拟。互动理论将他心问题的解决焦点放在了人类社会互动和共同创造的过程上。并现论和互动理论均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通过相互协调、共同创造和共享意义来理解他人的心智状态。通过使用脑成像技术,研究人员观察到在执行共同任务或进行协作时,参与者的大脑活动会呈现出协同作用;使用脑电图技术来记录大脑电活动的研究显示,在执行合作任务或进行社交互动时,参与者的脑电图活动会显示出一致性;对不同脑区之间的神经耦合(neural coupling)的研究也发现,在共同创造和共享意义的任务中,不同脑区之间的神经耦合会增加。上述不同的研究方法均表明,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会共享认知资源和进行有效交流。
在他心问题的神经哲学谱系中,事件编码理论(theory of event coding)的提出也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视角,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和解读他心问题。这一理论最早由德国认知心理学家霍梅尔(B. Hommel)等正式提出,作为一个新的解释知觉(perception)和行动计划(action planning)的理论框架。事件编码理论有四个基本的假设:知觉事件和计划行动在认知上由事件编码(event codes)表征;事件编码是特征编码(feature codes)的整合组合(事件文件);事件文件(event files)可以被用来表征与知觉到的或自我生成的特征相关的认知或大脑状态;因此,知觉和行动的基本单位可以被认为是感官运动实体,由感官输入(一个通常被称为知觉的过程)激活,并控制运动输出(一个通常被称为行动的过程)。该理论根植于洛采(H. Lotze)、哈勒斯(E. Harless)以及詹姆斯(W. James)等人所主张的认知的观念运动进路(cognitivistic ideomotor approaches)。观念运动理论通过假设存在行动目标或特定知识的存在来解释自主行为,并进一步解释了目标是如何通过对自己的身体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具体实践探索而获得。事件编码理论将观念运动的机制与有关知觉和行动事件是如何被表征的假设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将其扩展至人类认知的一般理论,主张人类不仅通过感官运动经验获得行动目标,而且大部分甚或所有的知识都根植于感官运动经验。
事件编码理论强调知觉和行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我们的知觉和动作表征在事件编码过程中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认知系统。通过知觉事件和执行动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外界(包括理解他人)和有效地参与行动。根据事件编码理论,作为知觉基础的对刺激的表征和作为行动计划基础的对行动的表征并不是各自编码、独立存储的。相反,它们共存于一个共同的表征媒介(common representational medium)中。换言之,无论是个体自己执行的动作还是他人执行的动作,都会被这些行动结果的特征的编码所表征,即表征自我和表征他人在认知机制层面是相同的。对特征绑定过程中大脑特定区域反应模式的分析为事件编码理论提供了神经科学层面的证据。事件编码理论为神经哲学研究探讨自我与他人在认知上的区别提供了一个可供实证检验的框架。我们如何在认知上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以及在社会互动中如何认知和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都是他心问题研究的重要方向。
他心问题的神经哲学研究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认知和情感共鸣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但在具体研究中仍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理论框架和更具操作性的可证伪假设。对于他心问题的探索仍需更多跨学科的深入研究,以期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他心直接感知的神经哲学进路研究”(21BZX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副教授、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心理系客座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