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2023年10月18日 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0月18日第2753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陆航

  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经受住了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衰退等多重挑战和考验,实践成果惠及全球,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是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随着第二个十年的到来,“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范围日益扩大。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阿拉伯国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重要合作伙伴,中阿相关合作展现了“一带一路”联通中国与世界、助力共同成长的广阔空间。日前,就阿拉伯国家、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如何持续抓住发展机遇,培育发展新动能,寻求破解风险和挑战的创新方案,本报记者采访了在对外经贸大学工作的伊拉克专家阿巴斯·贾瓦德·卡迪米(Abbas Jawad Kdaimy)。

  “一带一路”成果超越西方地缘政治竞争思维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与全球基础设施领域各类倡议有关的大国话语博弈及相关全球治理挑战?

  阿巴斯·贾瓦德·卡迪米: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其霸权行为使国际关系集团化趋势加剧,出现美、欧、日等舆论围堵“一带一路”倡议现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第二个十年,有必要重申“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与西方所谓的地缘政治竞争无关的全球发展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与阿拉伯国家、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亚洲的合作前景广阔。

  当前,全球治理模式的话语权之争实为全球治理体系转型中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之争,是西方大国基于霸权历史维护或扩张其利益和价值观所致的“文明冲突论”与基于共同发展的“文明对话论”之争。面对“一带一路”倡议遭遇西方国家“污名化”的严峻挑战,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共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民心相通已成为重要因应之策。

  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数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中东地区包括伊朗和土耳其,近代以来在时代变迁中经历过曲折,因此,与中国一样,实现民族复兴始终是中东地区各国的共同追求。我们从各自古老文明和发展实践中汲取智慧,坚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对方,用对话交流代替冲突对抗,创造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和谐相处的典范。

  在“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有必要重点突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诸多成功项目。这是因为,只有成功的、卓有成效的合作共赢模式,才能体现“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真实面貌,才能凸显这一重要倡议的软实力效果,以实现增进信任、促进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用事实反驳西方的霸权逻辑,消解其狭隘认知。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第二个十年,我们该如何应对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

  阿巴斯·贾瓦德·卡迪米:今天,关心“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人应该思考在该倡议实施的第二个十年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或挑战,以及如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去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未来积极探索创新方案。我们必须聚焦发展质量与可持续性,关注取得的实际效果与实践创新,突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软实力。

  投资和项目应首先关注大众利益,重点实施与电厂、水厂、路桥、通信、学校和医院等基础设施,数字科技现代化,环境可持续等有关的项目。我相信并确信,参与该倡议项目的中国企业,一定会更加注重项目管理质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有些人只对金钱感兴趣,还有些人要求中国企业优先开展一些象征性项目,但这些项目与大众利益无关,并不是人民和国家迫切需要的。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也门以及其他许多地方,人们更需要电力、清洁水、医院和学校,这些也是普通民众更为关心的项目。

  众所周知,中国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基本原则,并因此在世界上广受赞誉。“一带一路”倡议是协商性的,重点协商有利于促进发展、优化和改善民生项目的先后顺序,能让大众真切感受到该倡议的成果。

  “一带一路”与阿拉伯国家发展愿景相契合

  《中国社会科学报》:阿拉伯国家正在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哪些与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愿景相契合之处?

  阿巴斯·贾瓦德·卡迪米: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间的务实合作稳步向前。以伊拉克为例,目前伊拉克民众希望中国企业为伊拉克重建做更多工作。面对“一带一路”即将进入下一个蓬勃发展的十年,我们可以更加注重将该倡议的项目与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愿景相结合。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有从现在到2030年或此后不久的发展计划和目标,这是将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协调的适当机会。我认为,沙特2030年发展愿景有一个特点值得关注,这就是沙特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和人力资源,并且沙特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在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力。当前,沙特年轻的领导者们渴望进一步实现国家经济增长和独立发展,并使国家资源多样化,以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阿巴斯·贾瓦德·卡迪米:中国是世界发展的引擎,亚洲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中国和印度都有14亿多人口,中东地区约有5.5亿人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也已经超过了11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活跃的青年人。如果能够探索出有效途径,加强上述国家与地区间的合作,则意味着实现了地球上近一半人口的合作。

  在我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将带动共建国家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各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纵观近代以来的历史,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期待中国进一步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和整个中东地区的合作,弘扬丝路精神,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并探索有效途径,加强与对中国友好的非洲国家和中国的近邻印度之间的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交集、互利共赢,我们将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现场翻译:马媛)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