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之闻之》“圣人之性”章新释
2021年08月24日 09: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24日第2236期 作者:梁涛

  《成之闻之》(以下简称《成》)是郭店竹简中的一篇重要儒家文献。简文公布之初,整理者误将第28简当作第1简,将“……君子贵成之。闻之曰……”,读成“成之闻之曰:……”,这冥冥之中仿佛为后来的释读蒙上一层阴影。20余年过去了,虽然学者不断做出尝试,但《成》“圣人之性”章至今未得到释读。而读不懂“圣人之性”章,《成》整篇文字也就无法理解,更遑论对竹简作出合理的编连。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圣人之性”章进行释读,以破解这一学术难题。

  “节于而也”释读

  《成》“圣人之性”章文字不长,为讨论方便,先将原释文抄录于下。

  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其生而未有非之节于而也,则犹是也。唯(虽)其于善道也亦非有译娄以多也。及其專长而厚大也,则圣人不可由与墠之。此以民皆有性,而圣人不可莫也。

  “其生而未有非之节于而也”一句,整理者未作断句,现在学者一般在“未有非之”处断开,以“节于而也”为下一句。“中人”,即普通人,也就是常人。“非”,李学勤先生认为当为“别”字古文,其形与“非”字相似。故前两句是说,圣人的性与常人的性,在他们刚出生时无法作出分别。下面“节于而也”与“唯(虽)其于善道也”两句颇为费解,本章至今无法读通,主要就是因为这两句。

  关于“节于而也”,学界主要有四种不同解读。其一,释为“即于儒也”。李学勤先生说:“‘节’读为‘即’。‘而’疑读为‘儒’…… 即于儒,指入学受六艺之教。”其二,释为“次于而(此)也”。李零先生说:“‘而’似应作‘此’,原文是说,圣人与中材之人在人性上是相似的,他们生下来都没有什么坏心眼,中材以下的人,情况也是一样的。”其三 ,释为“节于尔也”。周凤五先生认为“而”应读为“尔”,亦即“此”义,“节于尔”两句意为“偶然如此,即如此也”。其四,释为“即于能也”。陈伟教授认为“而”当释为“能”,指才能。“即于而(能)”两句意为,“就是在才能方面,也是如此”。

  以上四说中,李学勤先生的“即于儒”最为流行,学者讨论该段文字时一般都会引用李先生之说,然而此说却颇有疑问。儒家虽然主张拜师问学,但鲜有“即于儒”的说法。更重要的是,圣人与中人之性,出生时固然可以说没有差别,但既然就师受教,则不能说仍没有差别(“则犹是也”),这与儒家“性相近,习相远”的主张不符,故“即于儒”的说法不能不说是十分怪异的。李零先生将上一句“其生而未有非之”的“之”读为“志”,认为这句话是说他们生下来没有坏心眼。按照这种理解,没有坏心眼的应该是圣人与中人,而不是“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故李零只好加上一句“是相似的”,然后又说圣人与中人生下来都没有坏心眼,靠增字解经疏通文意。而“次于而(此)也”的解读,同样存在问题。因为根据语法,“此”应是指上一句的“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而不只是中人之性。即使按李零的理解,“此”只是就中人而言,但《成》的作者为何不直接列出圣人、中人以及次一等的人,反而采取这样一种容易产生误解的说法呢?而且李零的说法在儒学史上也是没有根据的,汉代董仲舒虽然提出“性三品”说,认为存在“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宵之性”(《春秋繁露·实性》),但三者的差别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与李零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李零先生的《郭店楚简校读记》以清晰、简洁著称,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但他对“圣人之性”章的解读,则不能不说是十分费解的。同样,周凤五、陈伟先生的说法虽然也能给人启发,但同样存在迂曲、不通之处。

  按,“节于而也”的“节”应按本字理解,为征验之意。《荀子·性恶》:“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王引之曰:“节,亦验也。《礼器》注云:‘节,犹验也。’下文曰‘有符验’,符验,即符节。”“而”,训“能”,指才能。《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郭庆藩曰:“‘而’字当读为‘能’,‘而’‘能’古声近,通用也。官、乡、君、国相对,知、行、德、能亦相对,则‘而’字非转语词明矣。《淮南·原道篇》‘而以少正多’,高诱注:‘而,能也。’《吕览·去私》《不屈》诸篇,注皆曰:‘而,能也。’”郭说是。故“节于而也,则犹是也”是说,验之于圣人、中人的能力,则如同其性一样,也是没有差别的。“是”,指上一句的“未有别之”。盖性是抽象的,能则是指实际能力和表现。《成》既主张圣人与中人之性本来没有差别,故又补充说,验之于他们的能力,亦是如此。陈伟教授将“而”训为“能”是正确的,但他将“节”读为“即”,训为“是”,则不准确。从文意看,“节”应是动词,而非系词。

  “唯(虽)其于善道也亦非有译娄以多也”释读

  “唯(虽)其于善道也亦非有译娄以多也”,同样十分费解。整理者未作断句,说明其不理解文意,只好将释文原样抄录。目前,学术界对于该句有几种不同的断句,理解也相去较远。其一,李学勤断为:“虽其于善道也,亦非有择娄以移也。”“译”读为“择”,意思是取。“娄”,意为掌曳。“多”读为“移”。他认为此句是说:“就连善道,也不是有什么特别吸引的力量,使之有所改变。”其二,李零断为:“虽其于善道也亦非有怿,数以多也。”“译”读为“怿”。“娄”读为“数”。可能他自己也不知此句何意,故未作解释。其三,郭沂断为:“唯其于善道也亦别。有怿,娄以移也。”“译”读为“怿”。“多”读为“移”。他将此句解释为:“只是对于善道的态度,圣人和普通人就有区别了。圣人喜爱善道,受善道牵引,并为善道所潜移默化。”其四,周凤五断为:“唯其于善道也,亦非有泽薮以多也。”释“译娄”为“泽薮”。他认为此句是说:“圣人之成就,非依赖外在有利之环境如泽薮之孕育万卉群生,而(在于)不断的自我要求、自我提升。”其五,顾史考断为:“唯其于善道也,亦非有释,屡以多。”“译”读为“释”或“舍”。“娄”读为“屡”或“数”。他将此句解释为:“圣人虽与中人相同,不过其对于善道的追求则没有舍弃的时候,因而其所以能达到圣人之境,乃是以频繁不断的追求之累积而成的。”

  以上说法虽然各有所得,在研究上有所推进,但分歧如此,说明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好的说法还没有出现。按,该句应断为:“唯其于善道也亦别有择,屡以移。”“唯”应按本字理解,不必如整理者读为“虽”。“非”如前一个“非”字,也是“别”。“译”读为“择”,选择之意。“娄”读为“屡”,屡次,频频。“以”,犹而。“多”读为“移”。上一句既说圣人与常人,其性出生时没有差别,从其能力表现看也是如此,故此句接着说,只是圣人与常人对于善道有不同的选择,多次以后其性就发生变化,意为圣人选择善道而其性为善,常人背离善道而其性不及圣人,圣人与常人的差别即由此而来。下一句紧承此句:“及其專长而厚大也,则圣人不可由与墠之。”“其”,代指下文的圣人。“專”读为“博”。“由”,训为“从”。“与”,训为“而”。裴学海曰:“‘与’犹‘而’也。‘与’训‘而’,‘而’亦训‘与’。”“墠”,李学勤读为“效”。此句是说,等到圣人变得博大而厚重,则圣人不是常人可以从而效仿的了。“此以民皆有性,而圣人不可莫也。”“莫”,李学勤读为“慕”,陈伟读为“侔”。陈说是。此句是说,这就是人都有性,但是圣人却是常人不可等同的,意为圣人是常人无法企及、达到的。现将简文重新释读、断句如下。

  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其生而未有别之。节于而(能)也,则犹是也。唯其于善道也亦别有择,屡以移也。及其博长而厚大也,则圣人不可由(注:从)与(注:而)效之。此以民皆有性,而圣人不可侔也。

  《成》“圣人之性”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圣人与常人之性本来没有差别,其实际表现也是如此。二是圣人与常人的差别在于其不同的选择,选择的标准是“善道”。三是圣人与常人的差别是在后天逐渐形成的,但差别一旦形成,则圣人与常人就有根本的区别,圣人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孟子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