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瑞: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须继承弘扬革命文化
2018年01月23日 08: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23日第1379期 作者:朱金瑞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背后,都有一种强大的人文力量作为支撑,这种力量就是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革命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进程,植根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继承、丰富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红色基因,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重视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所培育和发展的红色革命文化,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早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5000余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文化追求,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红色基因

  革命文化萌芽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积淀而成,其主要表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革命文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它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追求;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国主义、无私奉献、顽强拼博、艰苦奋斗等为主要内容;以先进性、阶级性、民族性、科学性、群众性为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31日带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浙江南湖红船时强调指出的:“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红船精神彰显着文化自信的红色基因,诠释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密码。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主要源泉

  革命文化是在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文化自信。一方面,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上的旗帜、价值引领、目标指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精神动力。毛泽东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了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及国统区左翼文化运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左翼文化运动为例,这种革命文化不仅在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独立探索,而且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革命文化是直接的有力斗争武器。“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总之,作为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革命文化“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对此,邓小平也有过深刻的总结:“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国人民和国外友好人士吗?没有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之魂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指导思想、价值追求、精神内涵等本质要素方面是一致的,都属于无产阶级先进文化的范畴,或者说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如此,革命文化还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不忘初心、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精神营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既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来自于革命斗争年代所形成的革命文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创造性地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概括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基本要求之一,更把文化自信的价值定位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须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如此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