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鲜明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情怀愈加鲜明深沉、政策措施愈加科学彻底,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制度、实践推向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境界,焕发出更加辉煌灿烂的光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秉承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毛泽东深刻指出:“从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利益出发”,“就是这个出发点,或者叫做立场。还有什么别的出发点、别的立场没有?没有了”。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了更加清晰的阐释:“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至上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彻底性。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它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使之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同时强调的五个“凡是”、五个“绝不答应”“一个不能少”,科学揭示了“最广大”“每一个”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科学内涵和精准实践,实现了整体和个体的高度统一,为最真实最彻底地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开辟了崭新道路;此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也是实践中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这一系列包含着彻底的、最高级表述的“人民至上论”,凝结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也是治国理政的出发点、落脚点”,展现了新时代我们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磅礴生动图景,是重大理论创新,具有独特鲜明的理论特质。
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执政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常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执政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进行各类顶层设计、推进各项重大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比如,在深化改革中,强调“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在脱贫攻坚中,强调“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在城市发展中,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文艺工作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在国家安全中,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追求的是“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仅是政治号召,更是融入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和相关制度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可行的制度安排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环节各领域各方面。在一切权力“属于谁”、一切功绩“归于谁”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在实践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通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在“为了谁”“依靠谁”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实践中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健全群团工作体系,创新发展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实现机制。在建设成果“谁享有”、成效“谁评价”问题上,他特别强调“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实践中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建立各种利益协调和共享机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最现实的实践新路径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基本观点,崇尚实干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质。知不易,行更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发扬实干精神,尊重客观规律,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序推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务求实效,不贪虚功,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每个时代,人民关心的利益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人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往往不同。保障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注重策略方法,在把握全局中抓住主要矛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出“两个同步”“两个提高”,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出现重大转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20年,防控新冠疫情阻击战、脱贫攻坚战两场大规模实战,检验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成色。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疫情叠加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必须确保如期完成。正是有了科学精准的判断、社会制度的优势、张弛有度的措施,才取得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我们保护了最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取得了疫情防控决定性胜利,中国在全球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经过两场叠加在一起的、惊心动魄的实战淬炼,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新成果得以升华、制度新图谱得以彰显、实践新路径得以检验。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