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成果在体系化、学理化方面日益完善的实际,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路径方向,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发展。
准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
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自觉形成的主体性感情、体验和认知,是相对稳定的价值判断。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就是关于文化产生、发展和社会作用的规律及其特性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体系在于清晰地认识到了文化是产生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之上的意识形态,是相同条件下生活的人群共同的信念。因此,文化是有阶级性、时代性、民族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了文化对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有反作用,这是因为文化是人民创造的,文化是人的本质理性表达,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封建社会灭亡了,封建文化并不会同时消失。同时,文化有遗存性和代际传承性,可以长时期地存在下去。文化认同是民族性的基本特征,共同性、心理性、感情性起很大作用。文化具有多样性、共生性、互鉴性的特点,因此文化是交流的、流动的、传播的,而融合发展是文化的基本形式。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多民族文化融合而成,在全球互鉴中更加精彩。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例,中国共产党早期就是从文化斗争开始革命的。此后强调建立文武两支队伍开展革命斗争,延安时期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拿起了文化的武器改造中国。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高潮的提出,改革开放中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提出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布局等工作决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文化事业的新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时代化新成果。
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确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已经达到时代高度,指引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大局、洞察形势,全面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善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涉及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深刻的、系统的、全面的,是在改革创新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了文化生产力,通过制定一系列文化建设规划,推动文化数字化的建设和工程化的管理,加强了互联网文化治理,其形成的重要里程碑包括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党的十九大报告、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论述的“第二个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等。
在实践过程中,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了文化自立、文化自主、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和文化引领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了“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达到了对文化重要性的升华。只有文化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反对思想乱象、实现立心立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力量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深刻阐释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充实了文化的定义,为文化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强调要建设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面向”扩大了中国文化建设的视域。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清晰指明了新的文化使命,确定了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育新人、展形象的历史任务。新的文化使命不仅是要建设文化强国更是要谱写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在巩固和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同时,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并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推动人类文明互鉴。也就是说,我们要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一方面,完成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出的“七个着力”来完成新的文化使命,贯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工作部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七个着力”,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这是文化工作的基本原则。
学习好、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
要学习好、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与我们新闻传播工作相结合,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在深化内化转化上做文章。
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新闻、传播、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的实践,要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思想武器。
新闻工作者要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要在增强历史主动性上有作为,提升文化定力,并在深化内容转化上用气力,增加建设文化强国的信心和行动力量。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讲好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故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马克思主义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新中国的故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奋斗新时代的故事,科学技术发展的故事,文明互鉴、学术繁荣的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十个方面的故事。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路径和方向,要各级党委始终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这是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关键和核心。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应当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这些要求对我们各方面文化工作者同样适用,我们应当深刻领会,身体力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第二个结合”极大地解放了文化思想和文化生产力,一个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格局就要形成了。让我们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举全社会之力完成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光荣使命。
(作者系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