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海飞:四明知礼开启台净二宗合流
2018年03月20日 08: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20日第1414期 作者:骆海飞

  知礼在观心层面上将唯心净土与西方净土统一起来,主张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就此而言,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不过只是为化他之方便而施设的一种权说,是方便净土,而通过自修自证所悟之自性弥陀方是实说,性具论意义上的唯心净土才是实际净土。基于大乘佛教自行即化他的原则,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便统一了起来。

  四明知礼是继荆溪湛然之后再度中兴天台一宗的法师,他的佛学思想与天台智顗、荆溪湛然既一脉相承,亦有突破、创新与发展,其中最为显著的当属知礼对天台与净土二宗融合的提倡与践行。在坚持和维护天台宗思想的前提下,知礼把净土宗的相关理论及修行模式纳入天台宗体系之内,力图弥合两宗之间的殊异与分歧,从理论与实践上为两宋及其后台净二宗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性具三千:台净合流的本体论依据

  性具思想是天台宗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同时也是台净二宗交汇融合的理论依据之一。智顗的“介尔有心即具三千”的“一念三千”学说,把一念之“心”与三千之“境”统一起来。知礼在继承智顗一念三千说的基础上,在坚持心具三千的同时,主张色亦具三千。“若内若外,若心若色,趣观一境,皆具三千,以互具互收故也。”此之谓心色、内外等诸法皆具三千,心具色、收色,色亦具心、收心。就现象而言,有色心之别;从本质而论,皆为实相之体现。

  既然色、心等诸法皆为实相之体现,而法界圆融、涵摄诸法,生佛、依正、根境、心尘乃至极微都是整个法界的体现,如此一来,任何一种色法自然圆具法界全分。既然法性具三千,那么,色、心等法亦具三千,正所谓“三千之体,随缘起三千之用,不随缘时,三千宛尔。”正因为三千之理体随缘起三千之事用,“故云任运摄得,权实所现,以皆由理具方有事用故”。而知礼“皆由理具方有事用”的观点“意在强调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事物,虽然森罗万象,千差万别,但又互相融摄,彼此统一,当下即是真实的理性,即一切事相都是理体所具有的”。

  如此一来,西方净土、弥陀佛国无不摄归心性,由心发明,但此心性须随缘发现,应量而知,故弥陀取极乐之土,释迦示往生之门,无非是以“善巧之权方”,摄众生出沉沦免生死,令惧退者不退,使不善观者能观,众生应心而感,则真实无外。与此同时,随缘变现的西方净土、弥陀佛国无不具足法界之全分,殊胜美好的佛国净土当下实为即空即假即中的实相境界。“由有理具,方有事用”,因此,净宗之权巧方便“即与《法华》微妙方便无二无别”。换言之,归属于不同宗派的台净二宗并非参商断隔,而是可以相融互通的。正是依托于台宗色心皆具三千的性具思想,台净二宗在佛性论、佛国论、修行论、果位论等诸多方面的沟通与融汇才得以展开。

  理毒性恶:台净合流的佛性论基础

  北宋初年,知礼在承续智顗性具善恶思想的同时,主张理毒性恶之说,而理毒性恶说正是知礼提倡台净合流的佛性论基础。在知礼看来,法性具与不具三障是判断毒害即与不即之依据,若法性不具见思、尘沙、无明三障,此即为性毒;若法性本具见思、尘沙、无明三障,此即为理毒。基于此,知礼进一步指出“由性恶故,方论即理之毒”,也就是说法性本恶,故有即理之毒,此即为理毒性恶之说。

  知礼的理毒性恶主张在承认法性本恶、理体本毒的同时,认为理毒与性恶皆可消伏,从而实现由染而净、由妄而真、由恶而善的目标。“若一切世间生死烦恼妄染之法皆是修恶,虽全性起,而违于性,故须永灭。若称理而修,万行功德,皆是修善,亦全性起,而顺于性,即同常住。”修善与修恶的区别就在于前者“顺于性”,后者“违于性”,正因为修善“顺于性”,故能常住;正因为修恶“违于性”,故须永灭,因此,行者当断恶修善、消迷伏惑。

  基于理毒性恶皆可消伏的观念,知礼对阿阇世王、提婆达多等人的为恶之举作出了别样的诠解。“调达、阇世、频婆、韦提皆是大权,现逆现顺,利益众生。”在知礼看来,提婆达多破僧伤尼、出佛身血,阿阇世王弑父杀母,二人皆犯下重罪,此之谓逆法;频婆沙罗因被囚而求受戒法,韦提希因厌弃娑婆秽土而请佛广宣净土法门,此之谓顺法。而不论“现逆现顺”,无非是为“利益众生”。顺逆二法中,尤以逆法引人瞩目,调达、阇世虽然为恶,却因了达于恶,故能于恶自在,此所谓“行于非道”而能“通达佛道”。换言之,调达、阇世之行恶非真行恶也,乃是以权恶之法门度化众生。

  净土宗《观经》之力用在“灭五住因,除二死果”,正所谓消迷伏惑,去恶向善;而“圆宗大体非唯报应称为法身,亦乃业惑名为理毒。三观十乘名性德行,慈悲与拔性德苦乐”,圆宗之大体虽法身与理毒兼具,三观之法与十乘之行旨在去无明而显法性,这与《观经》之力用正相冥合,天台宗之理毒性恶之念与净宗之恶辈成佛之论皆主张化性起伪,弃恶向善,二宗之契合处为彼此之融合提供了可能。

  唯心净土:台净合流的佛国论基础

  台净二宗归属不同宗派,却都向往并追求佛国净土,天台宗讲染净四净土,净土宗但宣西方极乐世界。知礼从横竖各论净土以及横竖共论净土两个方面将净土宗之西方净土与天台宗之染净四土融合起来。所谓横论净土,指行者证一土而具四土。何谓证一土而具四土?知礼认为,依圆教修圆观者即能如此,在圆教“体即用故,有实报、方便、同居三土之殊;用即体故,一一无非常寂光土”。此外,依托佛力之加持,博地凡夫横具三土,如《维摩诘经》中,释迦牟尼佛以足指按地,即转同居秽土为实报净土,与会大众一时悉见,此即为证一土而具四土。所谓竖论净土,是就行者修行次第而论,行者依次修行,分别证入四土。具体而言,凡夫与小乘圣者居于凡圣同居土,而不见上三土;二乘与三教菩萨居方便有余土,而不见上二土;断一品乃至四十一品无明之别教、圆教之法身大士居实报无障碍土,分证常寂光土;断尽四十二品无明之妙觉果佛居常寂光土。此四土次第有序,不能躐等。至于横竖共论净土则是指“于同居处,论三土横竖;于方便处,论二土横竖;于实报处,论一土横竖;至寂光处,无横无竖,当处亦无”也。

  然而,“诸法即一心,一心即诸法”,不论是天台宗之四土抑或是净土宗之一土,不过是一念心随缘而起之境相而已,若简色取心而观,则“当处皆空,全体即假;二边叵得,中道不存。三谛圆融,一心具足。不一不异,非纵非横,不可言言,宁容识识?”如此一来,“净土世界即是实相境界,西方弥陀便在唯心净土”。知礼在观心层面上将唯心净土与西方净土统一起来,主张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就此而言,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不过是为化他之方便而施设的一种权说,是方便净土,而通过自修自证所悟之自性弥陀方是实说,性具论意义上的唯心净土才是实际净土。基于大乘佛教自行即化他的原则,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便统一了起来。由此,“宋代天台宗人就在净土与实相间建立起一种等同性,往生净土就是实证涅槃,同样,证悟实相就是了达西方之境。”

  总而言之,四明知礼开启了台净二宗合流的进程。正是由于知礼为天台宗之发展作出的贡献,胡昉对其赞誉甚高,视之为天台宗的“继往开来者”,志磐则因其中兴天台之功,主张“陪位列祖”。然而,知礼弥合台净二宗的实质是纳净入台,以振兴自宗,台净之间主次分明,但他的后继者们却逐渐偏离知礼以台摄净的初衷与愿景,最终走上了“教归天台,行归净土”的台净二宗平分秋色的路途,这是知礼始料不及的。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