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哲学基础
2017年07月04日 08: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4日第1240期 作者:郭瑞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命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过程中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实践特性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包括宗教的本质观、价值观、历史观等规律性认识,以及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还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论、价值论、认识论等重要内容,这是整个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也是理解这一理论精神实质的关键,还是坚持和发展该理论的活灵魂。因此,在复杂的国内外宗教形势下,追问、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哲学基础,有着极为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始终以科学世界观为理论基石,从思想观念、情感体验、行为仪式、制度组织等多方面认识宗教,揭示宗教的“社会性”本质,并把宗教置于具体的物质生产和历史条件下来看待,准确把握了我国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反对用粗暴的行政手段消灭宗教,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和通过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使宗教逐步消亡,要求把宗教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国情、教情、时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揭示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社会根基及其性质、功能的显著变化,提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秉承了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尽管信教只能让人获得暂时的、虚幻的心理慰藉和解脱,有其消极性,但本质上也是人类追求自由发展的一种尝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坚持“以人为本”,在价值主体上,肯定全体信教者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宗教工作的群众性、民族性,要求把信教问题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在价值目标上,肯定了信教者与不信教者在社会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提倡“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要求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处理宗教工作的根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坚持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在理论宗旨上,不满足于坐而论道,而致力于解决中国宗教现实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体现了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在理论来源上,反对闭门造车,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通过总结宗教工作经验、教训提升而来,体现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统一;在真理标准上,坚持用实践来检验、让群众来评判,看工作成效性、看人民幸福感,体现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创立、发展起来的,同时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神圣化、教条化,而是结合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历经毛泽东以来几代领导集体的创新发展形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或是方针政策制定方面,都深入贯彻了科学的辩证法思想。一方面坚持“一分为二”,对于宗教的本质,既承认其内在的意识形态性,又揭示其外在的社会历史性;对于宗教的产生,既看到客观的社会、自然根源,又看到主观的认识、心理根源;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既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又实行依法管理及无神论教育。另一方面坚持“合二为一”,对于宗教与社会主义,既看到宗教信仰与政治信仰的对立,又探索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的可能条件和现实道路;对于教会与国家、宗教团体与政府,既要坚持政教分离,又要注意发挥宗教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祖国统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对于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既承认彼此信仰的差异性,又揭示他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引导其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及“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很好运用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和“整体性”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形成发展,逻辑层面上是一个概念更新、观点完善、体系建构的过程;历史层面上,则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是对党长期以来宗教工作实践创新的经验总结、理论反映和精神提炼。因此,“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实质上就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整体性”方法,一方面体现在实践层面的统筹兼顾:一是宗教工作有着特殊重要性,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党中央始终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精心做好;二是提倡全面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充分发挥宗教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扎实做好与宗教界的统战工作,综合考虑并妥善处理各种宗教问题。另一方面,体现在理论层面的体系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化马克主义宗教观”不是同义反复,而是要追求自身的系统论证和体系建构,这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

  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宗教理论,要不断夯实基础,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创造性地解决宗教新问题,不断提高我们的宗教工作水平,真正书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宗教篇”。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