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马克思的宗教本质观
2016年05月10日 10: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10日第962期 作者:刘珍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方面重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另一方面严肃地指出:“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为什么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这一规定是不是违反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而在坚持无神论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呢?

  回答这些问题,须从对宗教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说起。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宗教的本质是“人民的鸦片”。实际上,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原文中,上述论断仅指宗教的功能,而且指其消极功能,并不涉及宗教的本质。

  马克思明确指出,宗教的本质是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从人生观来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只有那些尚未获得自我意识的人,才需要从神那里寻找自我的形象,并进而按照这种自我期许去生活。共产党人拥有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不需要从宗教中获得自己的人生观。从世界观来说,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一定社会的缺陷正是产生宗教这种颠倒的世界观的源头——“颠倒”表现在“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于是人们寄希望于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实现自身的本质价值,所以“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共产党人并非仅仅立足于对世界的解释,而且立足于对它的改造,其世界观与宗教判然有别。

  宗教作为世界观和人生观,必然有其相应的社会功能。从积极的方面说,马克思认为“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意味着,宗教并不是可以随意消灭的,只有等它的社会功能为其他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代替,宗教才能走向消失。至于共产党人,则不需要这种情感安慰,他们所依靠的是对现存世界的解剖和批判。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分析了犹太教的世俗基础,认为金钱是犹太人世俗世界里的神。金钱能够通约一切,预示了耶和华能够战胜其他一切神明。有人认为,正如基督徒必须放弃基督教一样,犹太人只有放弃犹太教,才能获得政治解放,而这也就是人的解放。马克思反对这种幻想。他指出,第一,政治解放只不过是把现代市民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从封建社会的胎胞里解放出来,因此,获得解放的只是作为“市民”的人,而不是完整的人本身;相反,政治解放使人分裂为市民、公民和宗教信徒。第二,这种分裂决定了政治解放不可能消灭宗教,而只能导致政教分离,使宗教摆脱国教的地位,成为纯粹私人的事情。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人的存在的分裂状态,才能恢复人本身的应有地位,而这需要把人从现代市民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中解放出来。第三,现代市民社会的本质是“犹太精神”,即利润至上主义或“资本主义精神”。人们口头上咒骂犹太人,咒骂金钱,背地却都希望成为资本家或亿万富翁,即成为世俗世界里的万能神明。但绝大多数人只能沦为无产者,留给他们的只有幻想中的那个万能的上帝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意味着宗教将成为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世俗生活为共产主义所取代,宗教也将为无神论所取代。因为一旦财富不再为少数人所私有,而为联合起来的个人所共有,那么,主宰他们命运的异己力量——资本,就成为他们自身的力量了。在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社会中,对万能的神的信仰将成为不必要的东西。与此相应,无神论这种通过否定神来肯定人的意识形态也将变得不再必要。经济、政治、文化的束缚都将被解除,人们将获得完全的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自由个性。

  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员之所以不信仰宗教,正是因为他们充分运用选择信仰的自由,放弃了宗教而投身于一种更高的信仰。通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创造一个美好的现实世界——这种信仰远远超越对一个虚幻对象的信仰。

  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它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使人民不必完全依赖资本的力量,就能够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需要依靠市场乃至资本来发展生产力,在存在货币拜物教和权力拜物教的现实生活中,要求普通群众抛弃宗教是不可能的。但对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共产党员来说,理应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不是用宗教的鸦片烟,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第一分校教研部)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