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养外交话语人才
2022年08月16日 09: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16日第2471期 作者:时晓 杨明星

  外交话语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核心要素和促进全球治理改革的重要载体,而人才则是推进外交话语的学科化研究与体系化发展、促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核心驱动力。因此,要跨学科、跨部门培养高层次外交话语人才,建设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培养外交话语人才,需要整合多个学科力量,变问题导向为学科支撑,积极构建服务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独立前沿交叉学科。

  构建外交话语方向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外交话语人才培养要依托“外交话语学”学科框架,拓展和完善“外交话语学”学科分支,构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支专于外交话语研究和实践的人才队伍。基于外交话语的生成和传播规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已形成“话语构建、话语翻译、话语传播”的三维模式。外交话语人才培养应紧扣“构—译—传”三维模式,全链条培养相应的外交话语构建人才、翻译人才和传播人才,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第一,建设“外交语言学”分支学科,培养外交话语构建人才。要与中文、外语学科和国际关系学合作,与各个语种相结合,推动师资转型发展,开设外交语言领域系列课程。要在跨学科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外交语言的特征、种类及规律,并开设外交文化、外交文书、外交修辞、中国特色外交语言等系列课程。

  第二,建设“外交翻译学”分支学科,培养外交话语翻译人才。要采用翻译学、传播学和外交学等跨学科的视角,探索各语种外事外交翻译教学模式。从宏观上讲,探索建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翻译思想、周恩来外交翻译思想、外交翻译哲学、外交翻译传播学、外交翻译伦理等系列理论课程。从微观上讲,可以开设外交口译实践、外交笔译实践、多模态外交翻译等课程;也可以拓展开设中国外交翻译史、外国外交翻译史、国际关系翻译实践、国际组织与外事翻译等特色课程。

  第三,建设“外交形象学与外交传播学”分支学科,培养外交话语传播人才。要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导向,促进有关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研究外交形象构建、外交政策传播的特殊发展规律并构建与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外交形象学”方面可开设外交形象塑造、外交形象符号学、外交形象语料库等系列课程。“外交传播学”学科可开设外交话语传播、外交政策议程设置、跨文化战略传播、外交话语能力建设和国际话语权建设等课程。

  第四,重点建设“外交文学”分支学科,加快培养外交软话语紧缺人才。要加快推动文学与国际关系学的互动研究,深入挖掘外交话语体系和国际话语权建设的文学艺术路径。可在外交文学框架下开设外交叙事学、女性外交文学等课程。针对外交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可以开设外交诗赋、外交戏剧、外交散文、外交小说、外交传记等系列课程;与外交学相融合,开设经济外交文学、生态外交文学、文化外交文学等课程。

  第五,建设“国别区域外交话语”分支学科,培养外交话语分众化传播人才。要深入研究对象国的基本国情和话语特征,针对不同国别区域的外交体制、历史文化和民众心理形成标识性概念的分众化、差异化表述。可以根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的五个子系统(全球性外交话语、大国外交话语、周边外交话语、发展中国家外交话语和多边外交话语)开设课程,培养面向不同国别区域的外交话语人才。

  第六,全面构建“外交话语学”领域的“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形成一脉相承而具有阶梯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组建一支政治坚定、水平精湛、结构合理的“外交话语学”课程师资队伍。要以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聚集和引进师资,鼓励教师以“外交话语学”为轴融合各个研究方向,组建一流课程团队,编写相关讲义和课程计划,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跨部门联合培养高层次外交话语人才

  要培养高层次外交话语人才,政府、高校和媒体应通力合作,发挥政府导向作用、高校智力支撑和媒体传播优势,秉持研究与实践相统一的宗旨,将培养人才、锻炼人才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相结合,聚焦于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创新,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注重国际传播辐射效应,促进话语权的逐步提升。

  第一,推进平台建设。要统筹规划整合话语研究资源,以外交话语体系研究为轴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品牌建设和人才集聚。要形成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组织各方精锐力量围绕国际话语权方向人才培养问题进行重大课题攻关。平台要着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标志性品牌,定期推出公共产品,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

  第二,加强机制建设。构建政府、高校、媒体联合培养机制,拓展与海外高校、国际组织和国际媒体的渠道合作,促进话语研究资源向话语治理实践转变。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追踪国际局势变化,围绕国际热点问题主动设置传播议题,打好政界、学术界、传播界对外话语“组合拳”,提升外交话语人才的传播能力。

  第三,推动队伍建设。要以平台为载体、以机制为抓手,吸纳不同学科背景和行业领域的研究人员,组建话语创新人才队伍。队伍建设要与国家对外传播需求以及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鼓励校内外专家依托科研项目、根据自身学术专长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共同研讨外交话语方向的前沿问题,加强学生外交话语通识教育和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有效塑造中国外交形象和国际话语权。

  培养“讲好中国外交故事”的拔尖人才

  外交话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伟大实践服务。“构建—翻译—传播”链条的终点,是指向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国际话语权提升。依托“构—译—传”三维模式,着重培养外交话语人才的全球化传播能力、区域化传播能力、分众化传播能力,培育一批能够“讲好中国外交故事”的拔尖人才。

  第一,要培养外交话语人才全球化传播能力。可以由外交话语研究相关院校和智库牵头,与国内外主流媒体合作,邀请国际记者、编辑讲述我国国际传播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安排具有实践经验的外交官、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进课堂,讲授如何用外语有效破解西方的话语陷阱,巧妙展示中国外交形象;同时向学生传授话术,就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教授如何以我为主进行议题设置,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对象国实现情感共鸣。

  第二,要培养外交话语人才区域化传播能力。区域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应基于对相关国别区域情况的深入了解和研判,不仅要用对象国语言准确阐释我国对外政策和外交思想,而且要在确保传播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实现外交话语的本土化表达,真正建立以区域受众为导向、切实可行的国际传播机制。可邀请我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和相关对象国驻华外交官一起走进高校,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第三,要培养外交话语人才分众化传播能力。要重视对海外不同国别、不同文化的受众群体实行差异化传播,注重研究不同人群的接受心理,即使同一个外交故事,也要采取分众化讲述,以达到分众化塑造正面外交形象的目的。可邀请具有国际化传播经验的专家向学生讲授分众化传播知识技能,也可邀请外国政要、智库专家、媒体人士等与学生座谈。要引导学生追踪各国民众、全球媒体和国际高端智库对中国外交形象认知的发展变化,鼓励学生利用社交媒体积极展示中国当代青年精神风貌和大国外交形象。要多语种、多模态和多媒介讲述中国的外交故事,开辟国际传播的外交文学艺术路径,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中国声音。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