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人才培养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以巴尔干地区为例
2022年08月16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16日第2471期 作者:宁振业 邵雷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语言作为联系世界的纽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所谓语言之路不通,环环都是艰难险阻。“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着互利共赢的理念,各语言平等共处的前提在于了解各区域之间语言的特征。巴尔干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地区,我们应从该地区的整体情况入手,仔细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面貌,深入探讨多语地区现状,分析多语存在现象。如此一来,涉外语言人才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涉外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科学设计、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才能更好地为我国加快涉外工作战略布局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关于多语问题研究,卢布尔雅那大学哲学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学者曾研究过原南斯拉夫地区的语言身份和语言政策,认为这些国家较强的语言外部辨识度,足以让其与邻国的语言自然区分,实现国家身份和民族文化身份的辨识,以此达到语言身份的识别。此外,近几年的研究还侧重于中东欧国家语言政策对我国非通用语人才规划的影响,并落实到人才供需的问题。还有一些研究立足于外语或第三语言在多语地区如何开展,以此折射语言研究方面亟待完善的问题。比如,聚焦多语研究——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子方向之一,揭示多语研究潜藏的英语至上的文本意识形态及其带来的认识论不平等,并从研究范式、理论视角、研究对象三个维度提出后疫情时代多语研究的新框架。

  在新时代多语研究新框架之下,我们关注到巴尔干地区作为国际关注的一个热点地区,其自身具备多语地区的特点。巴尔干地区的外语使用,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显著特点,先后流行过土耳其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德语、俄语等诸多语言。目前,英语成为其首要外语,并有很高的普及程度,所以国际上针对巴尔干地区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射到英语对于波斯尼亚语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探究多语环境势必能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事业添砖加瓦。当今学界需要正视语言层级化的现实:一方面,英语是我们在国际学界发出声音的渠道之一;另一方面,我们也肩负责任和使命,基于本土事实,参考本土知识系统,作出中国的多语研究。我们应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不确定的局面下,努力探索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导下多语发声的模式。

  在巴尔干地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三国彼此两两接壤。而夹在其中的波黑,拥有三个民族,即塞尔维亚族(塞族)、克罗地亚族(克族)和波什尼亚克族(穆族),同时也具有三种主流语言,即波什尼亚克语(也称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同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南斯拉夫语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通用于塞尔维亚、黑山、波黑、克罗地亚等多个巴尔干国家。当前的波黑由于三族聚居地相对独立,加之波黑在行政和管理上三位一体,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分别成为了实际上的地方性官方语言。

  波斯尼亚语曾用西里尔字母书写,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拉丁字母。塞尔维亚语在历史上也使用过不止一套字母,如希腊字母、西里尔字母、拉丁字母、格拉哥里字母、阿拉伯字母等,然而目前仅保留了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书写系统。这一点和波斯尼亚语一致,并且两种字母都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克罗地亚语仅用拉丁字母书写,西里尔字母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克罗地亚语和波斯尼亚语虽然目前都只以拉丁字母书写,但克罗地亚语以拉丁字母附加符号为基础创造了30个“盖伊字母”,以此同波斯尼亚语作区别。虽然在语言符号方面有着细微的使用区别,但是语言整体的互相识别度依然很高。

  三种语言的语法大致相似,区别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虽然这三种通用语言在书面语方面有着些许不同和差异,但在口语方面却有着极大的互通性,其结果就是不同语言人群虽然语言不同,但并不影响相互之间的人际沟通。可以看出,巴尔干地区各族群尽管形成了各自比较清晰的区域认同度,但他们语言和文化之间依然存在实际的密切联系和历史渊源。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语言相通带来的是贸易相通、文化相通,让各国人民可以互相了解,理性看待世界。人类处在一个紧密相连的世界中,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在该倡议的不断推行和完善下,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在合作模式上要有创新,更要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这样才能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五通”的基础是语言相通,语言互通才能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才能文化共通。因此,多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迫在眉睫。

  为提升人才培养的品质和效率,首先,在外语教学上,应改良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复合型外语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懂语言、会翻译、晓传播”的复合型涉外语言人才,并建立非通用语种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储备机制。其次,在面对多语人群、社区及国家时,应充分发挥人、机、网的作用,利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语言交互、机器翻译、大数据等技术,努力克服语言障碍,实现中国文化既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这样一来,我们的文化通过语言不只在对外输出,更是在向外衍生。

  研究语言面貌有利于汉语在巴尔干地区的传播,而且汉语的传播不仅面临着巴尔干地区当地母语的挑战,还面临着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的挑战,多语言背后的多元文化同样也不容忽视。实现“一带一路”美好愿景,离不开多种文化的和谐相处,必须做好面对文化差异性和文化冲突的准备。实施语言战略,创建巴尔干地区语言文化数据库,建设国家语言能力储备,研究巴尔干地区多语言现状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语言战略方向。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