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华语视角的华语研究
2021年11月09日 09: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9日第2283期 作者:孙利萍

  华语是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伴随着全球华语热的兴起,华语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而备受关注。华语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目前已拓展至全球华语社区。在大华语视角下进行华语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内涵看“大华语”的概念

  自陆俭明先生2005年首次提出“大华语”概念后,李宇明先生在《全球华语大词典》的序言《华人智慧,华人情怀》中,将“大华语”定义为“以普通话/国语为基础的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大华语”的“大”意指范围意义上的“大”,即“全球”之义,强调看待华语的全球视角、全球意识,强调一种“新华语观”。“大华语”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学者们对华语认识逐步加深的过程。目前,伴随着各区域华语相互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各华语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也日益加深。大华语的融合趋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一种必然,这是当前学者们的共识。华语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相信华语必然会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

  伴随着华语热的持续升温,华语研究的视野从中国向新加坡、马来西亚延伸,再进一步延伸到世界其他国家,从单点华语研究的“一地眼光”扩展为“全球视角”。相继出版发行的《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是全球华语研究的重要成果。目前华语语法研究也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系统调查了全球华语语法的基本事实和总体面貌,推动和引发了学者们对华语语法研究的关注。大华语理念的提出,对华语本体研究的深入及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重视大华语视角下华语研究的必要性

  开展大华语视角下的华语研究,是指在研究某一华语变体的语言现象时,胸中要有大华语,知道该华语变体在大华语中的位置与作用,探究大华语的发展规律,促成大华语理念的形成。开展大华语视角下的华语研究,是一种必然趋势。

  首先,大华语视角下的华语研究,有利于揭示华语的特征和规律,系统全面地描写华语差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是华人主要聚集地,由于地理、历史原因,这些华语社区的华人主要是来自我国沿海一带的广东、福建及客家后裔的移民。各华语社区本是同宗同源,由于华人的主要母语方言及高层行政语言各不相同,造成各区域华语之间、华语和普通话之间出现差异。各区域华语既有类型上的共性特征,如方言化、文言化及欧化等特征,又存在一些诸如语义、句法及语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特征。

  其次,大华语视角下的华语研究,有助于深化华语理论研究,促成大华语理念的生成。区域华语差异的产生是多重、综合因素的结果,内因如语言接触、语法化、对古汉语的承继等,外因如华语社区的语言规划与政策、语言的地位、不同方言背景及外来语的影响等。对华语差异动因与机制的多维解释,有助于产生一些新的理论。这些理论发现不仅可以丰富华语理论,拓展华语研究的视域,有利于促进全球华语的互通共融,也可为大华语建设添砖加瓦。

  再次,大华语视角下的华语研究,有助于华语教学的推进。大华语视角下的华语研究,对华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比如华语研究有助于促进华语教学,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华语研究成果可以使学习者对偏误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也可以使华语教师正确判断和分析学习者学习华语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及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避免或减少偏误的出现。在华语教学上,需要坚持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坚持普通话的规范标准,又要允许一定的变通,这也是当前学者们的共识。

  最后,大华语视角下的华语研究,有助于增强华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各区域华语差异给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同时也给华语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到汉语的国际推广。大华语视角下的华语研究有助于消除因差异造成的语言障碍,对促进各地华人之间的语言沟通及汉语中文教育的推广与传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华语中普遍存在方言成分及外语影响的痕迹,因此要考虑如何恰当处理华语的规范问题。既要注意以普通话为标准,同时又要考虑到华语本身的特征。

  华语研究内涵日益丰富

  目前,华语研究的一些课题已经在大华语视角下展开,华语研究的范围与内容得到了拓展,华语事实得到了挖掘,在华语规划、华语传承与传播、华语接触、华语社区及生活等方面丰富了华语研究的内涵。

  在大华语视角下,华语研究虽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仍需要进一步深入与拓展,需要研究者在研究视角、理论、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还需要基于大华语视角对区域华语特征继续进行深挖,对各华语的异同进行更为全面系统的比较考察与研究,对其差异的动因与机制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分析与探讨。大华语视角下的华语研究还有许多新的课题值得探索。未来的华语研究有望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新进展:对多点华语的比较研究;华语语料库的建设;华语研究理论的建设与创新;等等。

  综上,基于大华语视角的华语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具体的实践价值。相信未来的华语研究会有更大的进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可比语料库的核心区华语虚词比较研究”(16BYY1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