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国际中文教学史研究
2021年11月09日 09: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9日第2283期 作者:马国彦 戴陈丹琦

  一门学科、一个专业的发展史是这门学科、这个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连接教材和教学法的枢纽。从历史的维度,尤其是现代史维度出发探索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变迁,可以从中提炼、总结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规律,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奠定深厚基础。

  教师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得到关注

  截至目前,国内学者对民国时期国际中文教师的研究以个案探索为主。从研究取向上看,这些探索可分为两种:一类是对专家型教师专业素养的总结,一类是对普通教师专业素养的分析。

  前一种取向以盛炎《赵元任先生对汉语教学的贡献》和赵金铭《魏建功先生在朝鲜教汉语和在台湾推广国语的贡献》为代表。盛炎从教材编写和教学理论建构两个方面讨论了赵元任在国际中文教学上的贡献。文章特别指出,赵先生民国时期在美国出版的中文教材的注音采用“国语罗马字”,这种注音方式因声调包括在拼法之中而受到美国学生的喜爱。赵金铭结合魏建功先生20世纪20年代在朝鲜的中文教学经历,描述了国语运动对教师资格取舍的影响,指出教师应掌握注音符号,“懂得文字音韵”,而不应再局限于仅仅“教‘京话’的发音”,能够以学生的母语或英语为媒介语讲授操练,须具备一定的语法研究能力,可以“条分缕析地将语言组织讲个明白”。这两篇文章明确了当时对专家型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后一种取向以殷华琈《中国早期的外交人员汉语教学》和刘小湘《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珍贵遗产——试论老舍在伦敦期间的对外汉语教学》为代表。殷华琈在讨论民国时期美国驻北平领事馆外交人员的中文学习时,以武汉章、张太初、陈之珩等为例,指出当时对教师的要求是“熟谙英文,国文造诣深”,在教学中能够熟练运用直接法加媒介语点拨难点的教学方法。刘小湘探讨了老舍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从事中文教学、参编教材《言语声片》取得的成绩,从“爱国精神”“语言文化素养”“教学经验和生活阅历”“外语水平”“工作态度和交际能力”五个方面概括了老舍先生的专业能力。这一概括较全面地总结了普通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国外对这一时期本土中文教师的研究以日本学者六角恒广《近代汉语名师传》(王顺洪译)为代表。六角恒广在为井上翠和秩父固太郎做的传记中,详细记述了注音字母和国语罗马字对日本中文教学的影响。秩父固太郎认为注音字母是表记汉语发音最合适的方法,他1920年出版的《注音字母的效用及其用法》,专门讨论了注音字母的性质及如何在汉语教学中有效运用等问题。六角恒广因此强调,掌握注音字母是当时对日本本土汉语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从以上文献梳理可知,学界对国语运动与民国时期国际中文教师的关联的分析虽然还比较笼统,不过对教师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

  推进研究有数个着力点

  鲁健骥在《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强调,目前民国时期仍是国际中文教育史研究的“薄弱环节”,探索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不足。就现代史维度下的国际中文教师研究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缺少以国际中文教师为中心、对民国时期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历程的学术史梳理,未充分挖掘这一时期教师从晚清文史知识型到当代教学技术型的嬗变过程。

  其次,研究的范围较窄,中文教学机构中的普通教师群体尚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未能有效将个案考察和历史书写衔接起来。张西平曾提及,华北协和华语学校1921年共聘中国教师97人,该校采用的教学法是民国初年由校长裴德士(W. B. Pettus)从欧洲引进的直接法,且“大部分教学工作是在经验丰富的中国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然而这种教学法对中国教师有什么影响,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效能感如何,则付之阙如。

  再次,对国语运动与国际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联关注得不够,没有将老舍、武汉章等的教学实践与其参与国语运动、接受国语培训的背景联系起来,一定程度上导致对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说明不够清晰。

  A. P. R.Howatt和H.G.Widdowson在“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中,考察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历史,指出一门语言的规范化是其作为外语教学的内在基础和前提条件,语言的规范化过程,同时也是外语教师专业素养评估标准明晰化、评估方式规范化的过程。通过对史料的初步挖掘、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民国时期国语运动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影响逐步深化。鲍康宁1920年出版的教材《日日新》的生词注音首次采用了注音字母,马丁1949年编写的中文学习手册的课文“俱选自中国小学所用十本最佳之国语教科书”。1934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议决通过了魏建功提出的“编辑对外的国语教科书”的提案。陆志韦等1939年发起成立的“国语教育研究会”在宣言中提出了“怎么样教外国人国语”的研究任务。

  同时,民国时期中国教师在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自觉性、主动性逐步提高,对教师职能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华北协和华语学校的中国教师1922年创办的校刊《华语学校刍刊》,是教师间交流教学经验和研究体会的平台,其中的文章从教学法、语言文字知识、文艺科学技能、职业效能感四个维度讨论了国际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这两个方面的史实密切相关,其间的关联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启发我们当前亟须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史料、拓宽研究视野,对民国时期的国际中文教师开展深入的整合性研究。

  发掘历史以面向未来

  我们认为,民国时期国际中文教育史是世界外语教育史的必要组成部分。国语运动的持续深入推进和世界外语教学法的革新,使国际中文教育逐步成为中国社会语言生活的一部分。

  以此为立足点,针对民国时期国际中文教师的研究,既应注重对不同历史阶段教师、教材和教学法之间内部关联的探索,也应注重对中文与其他语言作为外语教育之间的外部关联的考察。

  从既有研究来看,未来应重点关注民国时期在金陵大学华言科、华北协和华语学校、燕京大学、上海华言学校等专门机构任教的普通中国教师群体。以前两所学校为中心,可以考察20世纪头20年的情况;以后两所学校为中心,可以考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情况。

  根据目前掌握的文献和历史实际,研究时应以课程设置和教材为抓手,整理、比较民国时期不同年代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构成,据此概括教师的测评机制,总结教师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探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围绕政府政令、新闻报道和研究文献,梳理国语运动中专门针对国际中文教育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分析国语运动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考察国际中文教育逐步融入中国社会语言生活的脉络,探索国语运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第二,以上述学校为中心,以金醒吾、程锡之、王拜言、吴天敏、乐耀炳、盛琴仙等为例,结合课程设置、教师的教育背景,总结、比较各校选聘、培训国际中文教师的具体方案,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构成进行分层级、多维度概括。第三,对比上述各校所用教材,如鲍康宁编写的《英华合璧》和《日日新》,奥瑞德主编的《华语须知》,卜朗特编写的《华言拾级》,吴章编纂的《华语易通》等在注音、选词、语法注释、课文编排上的变化,探索国语运动在不同时期对教材影响的差异,分析这种影响与国际中文教师专业素养之间的关系。第四,根据“国语讲习班”“国语专修学校”开设的国语教学法课程,比较国语教学法与国际中文教学法如直接法的异同,围绕教学法分析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综合以上,在现代史的维度上开展国际中文教师研究,主要目标是从核心能力、基础知识、职业效能感三个方面入手,理清民国时期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勾勒教师的差异化发展路径,这一研究取向可以为当前对国际中文教师考评标准的探索和改革奠定历史基础。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