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老年人语言能力评估 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2021年01月19日 09: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19日第2093期 作者:周德宇

  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已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我国江苏、浙江、辽宁、山东、四川、上海等多个省市更是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为从根本上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或标准,包括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民政部编制的《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等。

  其中,《标准》的编制为我国老年人能力评估提供了统一、规范和可操作的评估工具,在科学划分老年人能力等级的同时,也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统筹养老服务提供了可靠依据。纵观《标准》,不难发现有很多评判项目同语言能力相关。可见,语言能力是评估老年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维度。

  语言能力反映老年人健康状态

  老年人由于生理衰退与心理衰老,逐渐出现行事缓慢、有误或不能的问题。对老年人行事能力的关注是前瞻性的,因为它不仅能对老年人行事能力作出相应的评估,更重要的是旨在通过科学研判,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属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相应干预延缓老年人能力的衰退,改善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关注老年人生活(如吃饭、穿衣、出行)行事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行事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语言。由于语言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行为,即人能够以言行事,达成目的,因此老年人行事能力应当包括生活行事能力以及语言行事能力。正常增龄或疾病导致的老年人语言能力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如语言理解上是否存在困难,语言产出时是否频繁出现表达不流畅,包括开口忘词、命名困难、表达冗长、重复性话语增多,或持续出现不爱讲话等现象。这些现象与老年人生理、心理、认知衰老息息相关,能够真实反映其身、脑、心健康状态。因此语言行事能力和生活行事能力一样,是老年人能力评估的重要维度,必须予以重视。

  语言能力是评估的重要方面

  对老年人语言能力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语言能力影响行事能力。语言能力衰退反映出老年人认知、心理的衰退,体现在社会参与和交际能力的下降、生活质量的下降、自我肯定的下降,甚至老年人社会属性的“社会我”凋零、死亡等。在《标准》中,老年人语言能力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和“社会参与”三个一级指标下均有体现,主要体现在认知功能、沟通交流、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

  精神状态方面,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老年人认知功能退化在语言上体现明显,例如加工速度下降导致阅读速度变慢,工作记忆退化致使阅读回视次数增加、言语产出句法简单或句子结构左右不平衡等,这些语言现象在老年人能力评估中也十分重要。同时,情绪的变化在言语和非言语上也有着重要的体现。例如伴随着增龄,老年人对积极情感词更敏感,表现为倾向于接受并使用含积极情感的词语。然而,如果老年人言谈中经常伴随消极情绪,甚至出现攻击性言语或非言语行为,则可能预示着老年人相对负面的精神状态。因此,在语言能力评估中增加情绪、精神相关项的评估是必要的,如此才能全面反映老年人的整体状态。

  老年人的沟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感知觉衰退的影响。研究发现,增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是认知能力下降、认知障碍和痴呆的潜在危险因素。视觉方面的相关研究也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颜色、立体视锐度、对比敏感度和后掩蔽等视觉方面出现障碍。在言语沟通时,老年人会减少或不再使用与这些障碍相关的感知觉方式。例如,老年人刻意回避一种感知觉方式(如视觉),而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如听觉)实现交际目的。如此,由视觉损伤引发的语言问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年人的意识水平、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然而,诸如此类的语言衰退问题很容易被忽视,因为老年人为了实现交际目的,使用了补偿这一语用策略,所以在评估老年人语言能力时需要将感知觉衰退因素纳入评估范畴,并在设计语言能力评估时充分考虑补偿策略因素。

  社会参与方面的语言能力体现在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关指标中明确指出老年人的隐喻解析能力是评估认知能力的重要指标。隐喻不仅是高级认知能力,更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会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会话场景。另外,要将语用能力纳入老年人语言能力的评判标准。目前,老年人上当受骗的社会事件频繁发生,这是由于老年人的语用推理能力出现了问题,致使其无法成功解析骗局设计者的真实言语行为及其目的和意图。除此之外,诸如与老年人生活和社会参与相关的话语,包括代际沟通、医患互动、照护沟通、临终关怀等,也是语言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

  由于语言体现在情绪、交际能力、社会参与等各方面,评估员可通过老年人语言特点、语用能力等定向判断、评估其精神状态、感知觉状态和社会参与能力。简言之,语言既是评估工具,亦是评估内容,因而必须重视并改进老年人能力评估中的语言能力相关项。

  全方位推进我国老年人能力评估事业

  我国老年人能力评估相关事业要以基础研究为着眼点,重视语言能力评估,在明确评估人群、内容、标准、组织、程序规范等评估工作,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同时,构建评估体系,规范行业标准,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就评估体系而言,首先,重视老年人语言能力,进一步完善评估指标。在加强老年人语言能力基础研究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优势,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构建我国老年人语言能力常模,逐步建成科学、全面、开放的评估体系。其次,规范评估流程和评估测试过程。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尚未指定老年人能力评估权威机构,相关评估工作通常在养老院、照护中心、医院、非政府组织等机构中完成。评估机构繁杂呼吁评估流程规范化,包括评估所用时长、费用以及老年人信息保护等方面。评估测试过程则涉及评估项目的实施顺序,对于是否统一规定由易到难,或评估员可根据被评估者的状态调整顺序,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这就需要建立专门的老年语言研究机构,通过记录老年人语言能力评估中的实际情况(如语料采集),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将语言学基础研究应用于老年人语言能力检测的同时,以更科学的方式服务老龄事业的其他方面。

  就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而言,一是要延展老年人能力的相关学科,引进跨学科人才,建立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将评估师纳入人事部统一管理,规范从业人员考核制度,并成立权威部门全面统一考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从业素质。二是要加快建立新行业的行业标准,设立相应监管机构,推动我国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迈入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新阶段。三是相关职能部门要重视相关道德规范与临床伦理,为整个社会和全行业的发展营造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国老年人能力评估事业必须站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角度稳步推进。一要在全民范围内加强科普宣传,充分发挥家庭、邻里和社区的作用。作为老年人亲近、依赖的人,家人、邻里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察觉要先于且细于评估员。二要让社会组织在老年人能力评估中发挥积极作用,开展老年人能力尤其是语言能力的筛查、评估工作,并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干预力度。三要结合我国老龄事业的其他方面,构筑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事业体系,综合利用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将其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生活、生活环境及配套设施、老龄服务、老龄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使评估工作效益最大化,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落实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健康中国”战略。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