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鹤:研究语言蚀失 服务老龄事业
2018年03月20日 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20日第1414期 作者:黄立鹤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伴随中国城镇化进程而凸显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语言学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要求,积极服务老龄事业发展,以实际行动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值得我国语言学界深入思考。

  语言衰老问题是老龄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老龄科学研究。探究老龄化与语言衰老之间的关系,是老龄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关研究有助于认清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一端,从而全面展现语言在大脑认知退化状态下的功能表现,为揭示大脑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过程提供观测数据。同时,该类研究还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包括增加智退症早期筛查的数据形式和检测维度,为高龄化城镇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性研究数据等。因此,老龄化与语言衰老问题是在世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也是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前沿的语言学问题。

  语言衰老可以分为正常语言衰老和快速语言衰老,它既是老年人在正常老化过程中的显性表现,也是反映特殊老年人(如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中风等)疾病发展的重要指标。正常语言衰老包括词汇提取困难、谈话缺乏重点或较易偏题、音质及其他语音特征改变、词汇丰富度及句法复杂度下降、阅读及语篇理解能力变化、书写能力退化等。而由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引起的快速语言衰老则会对老年人的语言能力形成严重损伤,包括说话内容空洞、前言不搭后语、自我/他者意识及场景意识模糊甚至丧失、出现谵妄及激越、某些类型言语行为的显著变化等,病程后期则出现少言、缄默等症状。

  虽然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目前国际上对于汉语母语者的阿尔茨海默症认知及语言能力衰退的系统性研究依然缺乏。阿尔茨海默症老年人语言能力衰退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可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该类人群的语言能力衰退表现及机制研究;药物、靶向及认知治疗对语言能力衰退的延缓作用;家庭预判及医学检测中的语言能力评估研究;患病及高危人群看护、认知训练及高龄社区治理研究等。这些问题的考察融合了语言学、认知科学、基础与临床医学、心理学、护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体系。即使在语言学内部,也涉及语音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话语分析、临床语言学等多个分支。因此,该类研究本质上是学科交叉的。

  例如,已有研究表明,受β-淀粉蛋白代谢异常或清除障碍影响,海马和大脑皮质等脑区负荷增加,导致海马和皮质神经元死亡,进而引起脑萎缩。海马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最先罹患的大脑部分,掌司情绪、情景记忆等,受损后将对新记忆形成产生障碍,难以搜索过去的记忆,并对空间记忆、方位定向造成影响。在言语表现上,患者会出现言语行为重复、时空指向错乱、场景意识模糊甚至出现妄想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海马体积萎缩;脑脊液Aβ代谢标记物及磷酸化Tau蛋白浓度等生化指标也可提示海马损害程度。这就形成了言语表现数据、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解剖学表现形态、生化指标的统一证据链,横跨了语言学、神经认知科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领域的探究。

  又如,认知能力评估是阿尔茨海默症辅助检查的重要方面,而语言作为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是其中的重要一项,目前相关评估中的语言能力项目尚不够全面,且未能从韵律特征、体貌表现等多模态视角对语言能力进行评估,阿尔茨海默症老年人在语用交际中语调变化减少、面部表情减弱等重要提示线索没有系统纳入临床评估。因此,如何提升认知能力评估量表中语言检测项目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如何提升阿尔茨海默症人群早期预判与辅助诊断的精确性,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计算机辅助阿尔茨海默症诊断,都是语言衰老研究的重要应用方面。

  另外,相关队列研究表明,71—75岁时老年人认知衰老程度最为显著,若能在科学预判基础上实施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此时进行认知干预延缓衰退的效果也最为明显。研究者可以探究言语交际训练对健康老年人以及言语治疗配合其他医学手段对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老年人语言能力衰退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及减缓作用。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对老年人实施包括促进言语交际、记忆力训练等在内的多模态认知干预方案(Multimodal Intervention),将提升认知训练的有效性,实现积极老龄化。

  国内语言蚀失研究的发展概况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及部分学者已逐步认识到语言蚀失研究之于老龄事业的重要意义,以问题为导向、以交叉学科为依托、以培养研究队伍为支撑,着手进行相关研究。

  例如,同济大学基于综合性、研究型高校的优势,依托“双一流”建设,整合语言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成立了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并联手科大讯飞等国内一流技术公司,拟成立神经心理智能实验室,已初步形成多学科、多领域背景的科研队伍,围绕老年人语言蚀失表现的各个方面,尤其以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老龄化与语言蚀失研究为特色,开展基于外部观测数据、脑电信号分析、医学生物标记等基础研究,以及多模态认知训练、机助认知障碍量表研发等应用研究,并将语言研究与城镇老龄化研究紧密结合,形成了从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到社区治理的研究路线图。

  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顾曰国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已构建了现代汉语现场即席话语多模态语料库(SCCSD)老龄化与语言子库,笔者作为该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目前正基于多模态语料库对正常及阿尔茨海默症老年人的语言能力衰退现象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该团队设计的研究方向包括:

  一是普通老年人、独居老年人及阿尔茨海默症等特殊群体老年人的言语交际、行为特征、认知方式及病理机制研究,对接国家脑计划,探究该类老年群体的语言蚀失过程、交际及认知特征、语言蚀失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研判、治疗与看护、衰退机制及影响因素等问题,为老年人追求美好生活、建设健康中国而开展基础性研究。

  二是利用大数据技术辅助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辅助诊断、医疗数据库建设、患者病程管理以及大规模队列研究,联手国内一流技术团队,对健康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症老年人的日常言语交际过程、就医诊疗过程、认知训练及康复过程等进行大数据提取,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为该疾病的辅助诊疗、认知训练、队列研究等研发应用系统。

  三是老年人口(特别是特殊或患病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对城镇社区治理、高龄化城镇建设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研究,包括积极老龄化社区建设(符合老年人认知及行为特征的社区建设、基于高龄社区开展认知训练)、信息公平实现(符合老年人交际特征的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社区治理方式(高龄社区的特殊治理机制)等问题,为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及基层社区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建议。

  总之,站在服务老龄事业高度的语言衰老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既要考察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及其他老年常见病症人群的言语交际、行为特征、认知方式及病理机制,以及病程发展阶段与其之间的相关性,探究相关成果对早期诊断、预判、护理及高龄社区治理的影响与作用,也要研究成功及常态老化老年人的言语表现,实现“积极老龄化”,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这些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将有力提升人类对正常衰老及快速老化过程、机制及特征的认识,是发展我国老龄事业、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基石。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