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立场规范网络方言
2016年09月27日 0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9月27日第1058期 作者:金江 侯国金

  凡适合大小语境的话语就是得体的话语,否则不仅有损于自己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还会引起他人的文化震惊,属严重的“社会语用失误”。

■关注网络语言低俗化,扫除“语言垃圾”。
图片来源:CFP

  所谓“网络流行语”中,许多为不雅词,其流行趋势与这些词的负面情绪宣泄程度成正比,随手百度,“屌丝”达6930万条,“然并卵”有456万条,“逼格”有6270万条。它们有的源于方言基础上的改造,有些来自外语音译后的变异,有的则通过词汇手段、翻译或零翻译变异而得。网络方言本是语言适应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但我们对其中粗鄙的用语应加以规范,避免其在汉语中形成“强势模因”。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文明的言语行为中,但凡碰到“敏感词”便自当避讳、替换。然而汉语网络方言中的“屌丝”等新词,不是某既有忌讳语的转喻或替身,而是新出现的不雅词汇。大量存在,将破坏和污染本来洁净的汉语生态环境。

  根据豪根(Einar Haugen)、黄国文等的“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或“语言生态学”(language ecology)的有关思想,语言环境如同生物的生态环境,需要频繁、细心的维护,否则语言环境中的使用者就会染疾。简单地说,语言生态环境就是人们所生存的“语言家园、言语家园”,个人和家庭成员的美言美语(“五讲四美”的“语言美”),可以营造干净整洁的言语小家园,而每个个体或群体的得体言辞则会造就纯洁温馨的语言大家园。我们通常要察、思、言、行。“察”即观察周围的环境;“思”即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言”为心声之表白;“行”即将其所言付诸行动。个体也罢,群体乃至整个语言社团也罢,粗言粗语(习惯、习气、习俗)会衍生恶劣或恶化的语言生态,在这样不堪的语言生态中,久而久之谁能健康高尚地“察、思、言、行”呢?

  粗鄙的言辞为何不胫而走?或者说,其为何“模因化”得如此快捷高效?一些年轻人盲目张扬个性,对他人和社会漠不关心、美丑不分,甚至以非为是。根据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的分析,任何文化任何国家的任何人,只要是有“面子”需求的“典型人”,就要学会礼貌,遵守具有普适性“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得体、慷慨、褒奖、谦逊、赞同、同情)。除了物质和服务上“尽量扩大”对方的“惠”和己方的“损”,语言上亦然。如此,应避免粗话等冲突类话语,而多一些和谐类话语。至于合作类话语(如阐述和宣告)和竞争类话语(如请求和命令),则应对其酌情补充礼貌标记语。社会语用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言语得体性要依据场合即语境,(宏观的)社会文化大语境,(微观的)“即时语境”,即说话的时、空、人等客观小环境。凡适合大小语境的话语就是得体的话语,否则不仅有损于自己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还会引起他人的文化震惊,属严重的“社会语用失误”。

  粗鄙词汇的泛用源于使用者错误的价值观,也会误导他人尤其未成年人。许多网络词语多载负面情绪,散发出对一些社会个体的冷嘲热讽和对全社会的满腹牢骚。在网络信息爆炸时代,男女老少每分每秒毫无保护地暴露在信息海洋之中,却不知语言生态危机四伏。许多年轻人一方面从众,一方面又想标新立异,往往既是网络恶搞文化的主角,也是其受害者。他们在语词选择上,不屑也不会使用词典和教科书上的标准词汇,一旦邂逅网络新词、时髦词,则不问确切意涵,也不管褒贬雅俗,一律频频用于日常交流,殊不知这些恶劣“模因”的大量使用和传播,会使个人形象“毁容”。

  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当代修辞学》曾发表潘文国等五位专家对字母词等网络方言问题的讨论,得体健康的、能填补汉语词汇和文化空缺的网络方言词,我们可持宽容、跟用的态度,如于根元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已经大量收录相关词汇;而恶搞的不雅语汇,我们需要谨慎、少用、远离。我们要有生态语言学或语言环保的意识,提防自己和他人的忌讳语和冲突类话语。为维护语言生态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每个社会个体,不论性别、年龄和职业,都要高度自知、自觉、自爱、自律。第二,在语言纯洁行动中,因教育程度、年龄高低不等,需要掌握规范语言的人们积极地“传帮带”,多用文明礼貌标记性强的语词,少用或不用“准粗俗语”。第三,就算使用网络方言词,也要确保符合“非字词的语用条件”,即确保所用语词的宽容度较高,受众听得懂,符合语境;或者汉化程度较高,或者学术化、文雅化程度较高;在双语语境或跨文化语境,即使使用宽容度较低的语词,也要确保粗而不俗,俗而不脏,无伤大雅。第四,对一些场合(如经贸会、学术研讨会、庭审)可以作出语言规范方面的规定,如“语言粗俗免入”。各个社区都可以张贴文明语言使用指南或广告,来规范和引导民众的语言使用。第五,对各种媒体则更应该加强粗俗言语的监督(罚款、屏蔽、整顿、关闭),仿照电视播出危险画面时提示观众“动作危险,请勿模仿”,各类媒体在合理合情地出现(如转述)不雅或粗鄙言辞时,可如法炮制:“该词不雅,请勿模仿”,“本片语言暴力,请勿模仿”。第六,各级学校教师和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者,更应当自觉挑起保护和传承洁净汉语文化的重担。从“师言”做起,教师不仅对学生要注意言行举止的礼貌儒雅,就是同事之间的闲聊也须字字文明,须防“隔墙有耳”以污人视听。师者在网络交流中(含微信、短信)要有保护语言生态的“元语用意识”,在确保自己身正言顺的前提下,对他人(如学生和晚辈)的粗鄙言语(行为和表现)不失时机地给予得体的社会语用批评。

  目前汉语(口笔头交际)生态环境堪忧,人人都有义务维护我们共享的语言家园,去粗俗存洁净、去无礼存礼貌。

  (本文系华侨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语言学理论”(14YJG08)中期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华侨大学)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