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世界遗产教育
2022年07月18日 08: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18日第2450期 作者:姚传德

  日本在进入21世纪之后,才开始研究和发展世界遗产教育,但进展迅速,已经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遗产教育宗旨,形成了系统的世界遗产教育理论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聚焦世界遗产的教育内容

  日本世界遗产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奈良教育大学教授田渕五十生认为,世界遗产教育不单要传授关于世界遗产的知识,更要让人们认识到世界遗产的价值,形成珍视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并促使人们承担起将世界遗产传承给后人的责任,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在他看来,世界遗产教育是一套综合的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世界遗产的教育。其内容包含缔结《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原因、世界遗产的种类、世界遗产的保护情况、确定世界遗产的标准以及世界各地的世界遗产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等。目的是让大家在了解世界遗产的价值及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到很多世界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证明,是无可替代的,能够留存至今是很幸运的。同时,促使人们思考世界遗产保护相关问题,例如,过度开发的商业化行为、游客蜂拥而至带来的破坏、世界遗产区域内原住民生活方式的保持等。

  第二,为了世界遗产的教育。其内容包含保存与保全世界遗产的认知、保护世界遗产并传承给后世的意识、与世界遗产保护相关的道德教育等。目的在于树立正确对待世界遗产的观念。

  第三,通过世界遗产的教育。其内容包含通过世界遗产来开展和平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环境保护教育、防灾教育、文化多样性教育、道德教育等。目的在于让人们感受到相互理解与国际协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和平环境的价值与意义。田渕五十生认为,很多世界遗产之所以会成为濒危遗产,主要是由战争和贫困导致的,要保护这些世界遗产,不仅需要和平繁荣的经济社会环境,而且需要相互理解与国际协作。从“通过世界遗产的教育”可以延伸出可持续发展教育,因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保护地区环境、尊重和平以及社会正义的社会。世界遗产不只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财富,而是全人类的财富,它的内容与形式凝聚着多个国家与民族的智慧。同时,从以往各个时代保护传承下来的世界遗产不仅是现代人的,也属于未来的人,是需要传承下去的,所有人都有保护与传承世界遗产的责任。所以说,世界遗产教育也有可持续发展教育内涵,可以发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作用。

  涵盖多个层面的教育体系

  日本1992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虽然加入时间不长,世界遗产的绝对数量也不算多,但世界遗产教育普及程度较高。

  在青少年教育方面,日本不仅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包含有世界遗产教育内容,在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也开设了世界遗产教育课程。

  在中小学阶段,世界遗产教育一般安排在综合学习、社会、地理、历史等课程中,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与世界遗产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包括通过世界遗产教育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讨论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此外,还可以通过世界遗产进行数理、审美等方面的教育。例如,奈良县的很多高中都开设了“通过世界遗产学习地理”“通过世界遗产加深国际理解与国际交流”“世界遗产与地域复兴”“奈良世界遗产巡礼”等课程。课堂教学的形式也较为灵活多样,使得世界遗产教育生动有趣、多姿多彩。另外,在日本各中小学的修学旅游活动中,绝大部分学校都会安排世界遗产现场教学。

  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开设世界遗产相关课程,而且开展相关研究。例如,筑波大学在博士生学习阶段,设置了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学专业。奈良大学开设了面向全校的公选课——“世界文化遗产”。奈良教育大学开设了“世界遗产教育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课程。早稻田大学世界遗产研究所开展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修复”为题的研究。部分高校还设立了“世界遗产学部”。2004—2009年,1120所学校参加了世界遗产教育协作,覆盖大、中、小学以及学前教育阶段,其中以中小学为主,目前,参与该协作的学校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在协作学校,世界遗产教育主要围绕国际性问题、联合国体系的作用、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世界遗产的保护、环境保护等问题展开。此外,还可能涉及地域再认识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

  在职业教育方面,主要是对一些从事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包括相关国际事务公职人员、相关国内行政人员、世界遗产拥有者、世界遗产管理者、教师、旅游观光业从业者、森林与公园的管理者等。例如,奈良文化遗产研究所的培训对象为各地区担当地下考古工作的人员。东京文化遗产研究所的培训对象是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的人员。另外,还为其他国家的相关人员提供文化遗产保存、修复等领域的教育培训。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广岛事务所的主要培训对象是发展中国家世界遗产相关管理机构的职员。设在奈良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协力事务所的培训对象则主要为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相关机构的职员。

  在社会教育方面,日本主要通过大众媒介如报纸、电视、收音机、网络媒体等进行宣传。从1996年春开始,日本TBS电视台每周日都播放与“世界遗产”有关的节目。NHK电视台则从2005年开始播送“烂漫世界遗产巡视”等节目。日本的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均需承担世界遗产社会教育职责。例如,大阪府立儿童馆经常在暑假期间以低年级儿童为对象,举办“世界遗产摄影展”等活动。

  在成人教育方面,日本主要通过成人教育中心举办各种相关讲座。例如,位于东京都的调布市民大学就曾连续多次举办“世界遗产讲座”。横须贺市民大学也曾举办过“日本的世界遗产——其特质与魅力”“中国与朝鲜的世界遗产——显著的普遍价值与其特质·特色”等相关系列讲座。茨城县民大学则开设过“世界遗产讲座——地球上多种多样的遗产”课程。在旅游方面,日本各旅游公司也会针对世界遗产组织专门的观光游览活动。

  与此同时,日本的各类机构还经常组织与世界遗产相关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力图通过职业领域内的交流与社会层面的交流,实现世界遗产研究、管理、保护人员间的交流互鉴与信息共享。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