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翻译学派是世界译坛的一个独特存在,尤以语文学和语言学范式的研究成绩卓然,分别推动了文学和语言学的翻译研究。相比之下,交际—功能翻译鲜为人知,它是批判性吸收欧美译学思想和理性继承俄罗斯学派结构主义传统的结晶,注重原语交际意图、译语受众反应、翻译需求和文化特性等翻译过程的非语言因素,在翻译的名、实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显著区别于以往研究范式。
交际—功能翻译之名
交际一词意味着需求、动机和任务,活生生的交际参与者,在交际语境中实现互动。交际—功能翻译可从译者、译文和译为三个视角定名:译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参与者,以实现译语语境下的原语功能为交际任务。译文,是实现翻译交际的工具,传递原语意图。形式上不要求与原文的字、句或段相互对应。内容上向原文看齐,尽量做到如实传达。本质上同原语交际功能一致。译为,包括理解原语交际意图、转换原文功能参数和构建译文,功能等效既是翻译行为的目的,也是翻译操作的守则。
交际—功能翻译之实
交际—功能翻译的主要内容有翻译交际过程、语境、不变量和译者任务,具体可表现为:一是以互动为基调的翻译交际过程。交际意图的产生,可视为翻译交际的开始。整体包括两个子过程:原语表达者―原文(语篇)―原语受众(含译者);译者―译文(语篇)―译语受众。在交际—功能翻译思想中,语言和超语言因素的互动规律,是翻译交际过程的核心内容。
二是动静结合的翻译交际语境。交际—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语境,是各种语境要素的综合体,包括谁、面向谁、时间、地点、关于什么和为什么。可分为生成和阐释语境,亦可分为交际语境和语篇内语境。这三种区分方法都是静态视角。若将静态语境置于交际翻译进程,则不同阶段的语境作用机制是动态语境的研究内容。
三是交际—功能不变量。追求原语和译语对等,是古今中外翻译思想的永恒命题。交际—功能翻译范式赋予了该命题新的义项:其一,意图不变。在翻译交际过程中,作为意图的表达手段和工具,原语和译语的符号形式差异万千,透过这种差异可知,原语意图不会伴随语表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其二,效果不变。所谓“等”,二者之间以比较为前提。“等效”是译语以原语为参照,二者的行为效果相等,是为不变量的又一重要内容。其三,原语功能参数不变。译语保留原语的主观情态、修辞风格等功能参数不变,这些功能参数被认为是意图表达的重要载体。
四是追求等效的译者行为。交际—功能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行为角色会经历三次裂变:身为原语受众的译者、译者自身和身为译语表达者的译者。三重角色变化体现出译者不同阶段的思维任务:分析、综合和转码。因而,交际—功能翻译视域下的译者,不仅力求保留原文语篇功能要素,更要克服文化冲突。
交际—功能翻译之研究方法
交际—功能翻译理论,一方面,肯定了语言学翻译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辩证继承了俄罗斯结构主义方法论。同时,还积极借鉴了跨学科研究方法。整体特点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法”尽其用。从历时演变来看,交际—功能翻译的研究方法具有阶段性特征。萌芽之初,以描写和分析为主,朴素还原翻译交际过程的全貌,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素材。草创之时,化用结构法,从感性个案认识进至理性提炼和共性升华,构拟出交际—功能翻译模式。尔后,聚焦译者“黑匣子”,采用跨学科方法,阐释翻译交际行为的内在规律,尤以心理语言学为主要母源学科,丰富了交际—功能翻译研究的认识。但跨学科方法的过度介入,造成了研究对象过度泛化的困境。在交际—功能翻译成熟阶段,创新运用系统和综合分析方法,建设内核理论的框架,增强了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另一方面“法”为本体。从多法融通的逻辑关系来看,通过内化和外化两条思维途径,交际—功能翻译实现了多法合力。无论哪一种范式或学派的研究方法,只要有助于深化交际—功能翻译本质认识,都可以被用来探查本体。新世纪以来,交际—功能翻译理论在俄罗斯国内仍旧保持热度,在总结既往研究优势和不足时,始终发扬俄罗斯学派的批判性学术精神,内化结构主义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完善交际—功能翻译作为普遍译学的理论建设。既肯定了跨学科方法的借鉴价值,又通过系统和综合方法,化解了本体迷失的危机,把握住了本体研究方向不动摇。
作为俄罗斯翻译研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交际—功能翻译理论在翻译的名、实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独具特色。但也不可忽视一个关键问题:跳出了语篇中心的形式藩篱,松绑了文本和意图的强对应关系,却无法挣脱求等的翻译思想桎梏,忽视了翻译行为同原语行为的功能差异事实。但总体来说,交际—功能翻译,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术语体系、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特色研究方法,同译学语言学范式区别显著,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具有对其展开系统译介和研究的价值,是富有俄罗斯学派特点的又一重要译学果实。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20&ZD31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