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小史赋予时代大史以温度
2023年11月17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7日第2775期 作者:记者张清俐

  本报讯 (记者张清俐)11月4—5日,由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英美文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十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年会在郑州举行。与会学者聚焦“女性传记的跨界研究”这一主题,透过历史上的女性传记文学,重新审视个体生命与特定时代的关系。

  传记文学作为历史信息的一种载体,应该在研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以中国源远流长的传记传统为例,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国河通过对比史传与杂传的关系后发现,前者“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则创作自由,百家争鸣,以言“史官未尽之事”。依托大量传记文学资料,中国的传记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材料。

  谈到“史”与“传”的关系在女性传记文学中的影响,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教授赵白生以“‘她传’能颠覆正史吗?”为题,提出不仅要改变正统史传中女性配角化和脸谱化书写,使其主角化和主体化,更要变革传统传家的世界观、历史观、女性观,才能在根本上匡正正史中对女性的塑造。

  女性传记文学所关乎的性别平等问题引发与会学者的广泛共鸣,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熊明在对汉魏时期女性传记书写范式的研究中发现,在性别政治视域下,无论史传还是杂传,男性传记写作都占有绝对优势,但女性传记以一种独特姿态显示着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科学术分社社长曾辉以其编辑的几部女性传记文学作品为例,阐释了传记中女性形象的建构策略,揭示了女性传记作品对中外传记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所作的贡献。

  不同时期的女性传记文学既是时代的缩影,更投射出作家本人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余中先注意到,以“无人称自传体作品”创作著称的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阶级意识,始终如一地从不同角度审视一种在性别、语言和阶级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在这类“无人称”视角的作品中,作家既讲述个人小史,也讲述时代大史。

  在西方国家,性别问题往往与政治议题形成纠葛。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保杰在美国拉美裔传记文学研究中发现,传统上,受到性别和种族政治的双重限制,拉美裔女性人物在传记中的在场明显不足。20世纪80年代后,当代拉美裔女性作家开始有意识地通过传记文学呈现族裔女性自我、主张女性权利。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