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剧《江格尔》的传承和创新
2023年09月15日 10: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15日第2736期 作者:冯文开

  《江格尔》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博大的生命力。《江格尔》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文化形态,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精神载体。进入21世纪以来,除了口头传唱和书面文本的传承外,以音乐、歌舞、动漫、影视等艺术形式传承《江格尔》的方式蓬勃兴起,多样性已然成为新时代《江格尔》的传承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特征。

  歌舞剧《江格尔》是新时代《江格尔》创造性转换的有效路径。当下,保护传承弘扬《江格尔》的形势非常严峻。《江格尔》传承人的数量锐减,一部分著名的江格尔奇(“江格尔”的演述人)已经谢世,绝大部分江格尔奇都已经步入老年,优秀年轻的江格尔奇寥寥无几,《江格尔》演述传统的存续力已经受到了“人亡歌息”的威胁。把《江格尔》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在新时代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着我们思考和探索在保护传承弘扬《江格尔》方面如何守正创新,使《江格尔》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歌舞剧的艺术形式对《江格尔》进行宣传、展示、展演,是新时代推动《江格尔》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使《江格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广泛走进新时代民众生活中,成为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的有效方式和路径。

  演出与宣传

  2006年12月,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发起创作的歌舞剧《江格尔》首次将史诗《江格尔》搬上舞台,表演内容由《江格尔诞生》《江格尔的童年》《江格尔降妖魔及迎亲》《江格尔建立宝木巴国度》四幕组成,展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六千又十二位勇士为保卫宝木巴与敌人进行英勇顽强、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

  江格尔是宝木巴的精神支柱。宝木巴有圣地、乐园的含义,既是史诗中无数英雄为之终身捍卫的国土,更是蒙古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体现。那里“是幸福的人间天堂,那里的人们永葆青春,永远像二十五岁的青年,不会衰老,不会死亡”,那里“四季如春,没有炙人的酷暑,没有刺骨的严寒,清风飒飒吟唱,宝雨纷纷下降,百花烂漫,百草芬芳”。

  2007年8月2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在内蒙古政府礼堂演出了作为献礼剧目的歌舞剧《江格尔》,反响强烈,获得金奖。而后,该歌舞剧《江格尔》陆续在沈阳市、盘锦市等地演出,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艺术团体每年会择期在当地上演歌舞剧《江格尔》,切实传承弘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江格尔》。2017年,舞台剧《江格尔》的视频在网站上播出,使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和了解了《江格尔》的内容和意义。对歌舞剧《江格尔》的演出,地方报纸和主流门户网站都有相关报道、评论、观后感等宣传,赞誉它在编剧、演唱、舞蹈、音乐、服装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及时有效地向社会各界传播和推广了歌舞剧《江格尔》。

  守正与创新

  歌舞剧《江格尔》在形式上创造性地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将江格尔的故事融入舞蹈,用当代歌舞赋予《江格尔》全新的生命,为传承保护弘扬《江格尔》演述传统带来新的可能性。歌舞剧《江格尔》塑造了一批生动可感的英雄形象,使观众直观感受蒙古族英雄们创建丰功伟业的荣耀,享受精彩的视听盛宴。

  歌舞剧《江格尔》之所以动人,在于它所传递的英雄们为保护宝木巴而殊死斗争的精神,蕴含着蒙古族人民的诗性智慧,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理想、精神追求和美学旨趣。它没有刻意地叙述历史的兴亡变迁,也没有刻意地彰显历史的经验教训,而是热情描绘热血英雄们为家国拼搏、昂扬挥洒的场景,张扬着蒙古族人民与生俱来的豪迈性格。它不特别在意说教,对鲜活生活场景的描述是其最普通、最素朴、最坦诚的情感意志抒发,英雄们奋力奔波征伐,渴求构建和谐、安宁、健康而美好的生活家园与简约、质朴、快乐的精神家园。

  歌舞剧《江格尔》之所以动人,也在于创新的舞台艺术。它是江格尔故事与现代舞台艺术的有效结合,迎合了当下中国对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文化需求。它保留了《江格尔》演述传统的精神内核,一以贯之地传递着爱国爱民、不屈不挠、崛起奋发的中华民族精神。它的形式创新在于突破传统的以口头演述《江格尔》为主要传承方式的局限,在服装、道具、造型、语言、动作、音乐等方面都极富创意,利用现代歌舞的新颖表现形式全新地呈现了《江格尔》这首响彻辽阔大草原的千古绝唱。

  歌舞剧《江格尔》是从蒙古族民众心里流出的生命之歌,是在声韵气息间传承的神圣叙事,彰显着《江格尔》演述传统自身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民众旺盛的创造力。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始终处在动态的发展中,随着文化语境的变迁不断拓展出新的实践形式,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