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文化观引领复苏期电影新潮流
2023年05月24日 12: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24日总第2656期 作者:冯昊雯 薛晋文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宣传图片   资料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一大批优质影视作品即是在“双创”思想指引下结出的累累硕果,以《流浪地球2》《深海》《无名》《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等作品领衔的复苏期电影更是风光无限,以百亿元票房奇迹和良好的社会口碑,引领中国电影发展强劲复苏。

  在传统文化创新中坚守中国精神

■《流浪地球2》宣传图片 资料图片

  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影视创作的根脉源流,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和创造讲述成了复苏期影视创作的新风尚。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以体育工作者的奋斗故事传达了集体主义精神和国家主流意识,通过夺冠者的成功故事彰显了时代新人的精神价值和理想追求,让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很好地实现了同频共振,对于时代风貌和民族形象的建构具有巨大的形塑作用。

  电影《流浪地球2》呼应并传承了《易经》文化的部分核心思想,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易经·系辞》曾论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可见,乾坤之间的宇宙自然模式实际上规约了人类的生存秩序,形塑了华夏子孙亲近土地、安土重迁和落叶归根等诸多情感,对地球的依赖和土地的厚爱远胜于对太空的亲近,我们常常以“大地之子”自居,家比天大的思想代代传承,家国一体的观念根深蒂固。然而,面对地球和人类生存的危机,我们试图突破传统秩序,以新的天地之道重构乾坤之象,被迫逃离太阳系,带着地球去流浪,去寻找新的生存家园和精神栖息地。这期间守护家园的悲壮意味和执着精神感动了无数人,饱含着向死而生的乐观精神。可以说,《流浪地球》系列以科幻形式引发了国人对宇宙生命广泛的情感认同,创作者努力在文化回归和文化超越之间实现新的凤凰涅槃,这是对古老生存哲学和生命意识的新拓展。

  在现代文化反思中彰显人间正气

  复苏期电影的典型特征是有内容、有人物、有主题,普遍带有鲜明的文化反思意味和自我革新精神。其中,《流浪地球2》最具代表性,该片的故事主要围绕太阳危机到来前,人类启动了万台发动机驱动的流浪地球计划展开,故事的主要矛盾冲突来自于超级计算机550W人工智能团队的蓄意阻挠和破坏,于是移山派和数字生命派展开了殊死搏斗。创作者在引导我们反思,去伦理化的人工智能应该悬崖勒马,主人公刘培强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和豪情,冲锋在前并主动担当作为,周喆直则反复强调国际社会之间的责任和团结无比重要。这其实是人类携手反异化、反破坏并拯救自我的深度隐喻,是负责任的大国勇于承担全球责任的庄严宣示,也是大国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更是电影留给全球和人类的警世恒言。当然,《流浪地球2》的文化反思远不止于此,影片中刘培强的爱情、友情及家庭故事,周喆直的师徒故事,图恒宇的亲情故事同样引人深思,在工业文明或信息文明时代,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特别在危难时刻,亲情、友情和爱情更加弥足珍贵,它们是支撑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的后盾和力量。

  除此之外,电影《无名》对忠诚、信仰、道义的文化思考同样具有当代性。影片聚焦和讴歌隐蔽战线领域的无名英雄,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排除万难,在纵横捭阖中建立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无私奉献。影片高扬人间正气,传递了中国精神。

  在未来文化建构中宣示中国智慧

  未来当人类共同面对地球乱象、伦理困境和气候变化等现实挑战时,需要全球各个国家携手共同应战。《流浪地球2》生动讲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大意义和非凡价值,为宇宙族群提供了流浪地球的中国方案,中国人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担当作为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高远境界,彰显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博大情怀。

  纵观艺术发展史,历史中的优秀文艺作品往往是社会重大实践的先觉者和先行者,这些复苏期的优质电影可以被看作民族复兴“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预言之作。无独有偶,电影《深海》一度成为复苏期电影的热门话题,一方面,影片将传统水墨与先进3D技术结合起来,依托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观念探索“中国风”的可能创作空间,将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用生动的故事演绎了唇齿相依、携手前行和友爱互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这些复苏期优质电影之所以引起各方关注,是“双创”文化观引领的结果,它们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了艺术性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领军人才)重点项目“新时代现实主义影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美术与影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