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的历史结果。近代以来,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中华民族遭遇了内忧外患的深重灾难。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劫难,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了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先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救亡图存运动,但都无法彻底改变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在中国探索现代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走上了历史舞台,将革命理论与推进现代化建设构想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了现代化的探索方向,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可能。
新中国成立彻底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推进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通过巩固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改造,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同时开启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探索,提出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现代化目标。之后,中国共产党又将现代化战略目标从单一的“工业化”拓展为“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现代化进程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造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并将中国式现代化提升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开辟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境界。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不仅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也是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持续探索的历史。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深深植根于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面对现代化建设中的诸多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不断作出符合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领导力量、社会属性、发展阶段、奋斗目标、发展步骤、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最终初步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成果。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历史文化沃土。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大同、尚和合、重民本、崇仁爱、顺自然等思想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进一步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物质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和平发展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实践成果。回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围绕如何走好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根据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需要,与时俱进,开展了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成功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砥砺前行,成功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创新突破,重新制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分步走的战略,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特点,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立足于新时代10年实践探索,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给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这些重大论断是新时代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面总结。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项在实践中持续探索不断拓展的伟大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自信,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