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四个必须”重要要求。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一,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推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同时注重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第二,探索创新联合体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推动科技领军企业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统筹行业上下游创新资源,积极探索开展联合攻关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能。第三,做好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加强和完善政府科技管理职能,通过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健全科技创新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打通科技、教育、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堵点和痛点,以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特别是硬核科技的原始创新和深度创新,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要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按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在国资国企、“放管服”、要素市场、金融体制、农村土地制度、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方面找准改革切入点,实现改革新突破,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打造高水平、宽尺度、深层次的开放高地;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进自贸试验区转型升级,主动对接国际先进服务业市场规则、人才标准、发展规制,创新服务贸易自由便利的体制机制,持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对标CPTPP和DEPA,加快国内相关领域的改革开放步伐,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必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加快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步伐,紧抓数字经济机遇,重点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加快不同类型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聚焦重点领域加快产业对接,鼓励科技创新型企业对外输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加快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其次,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进一步完善5G、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的供应链体系,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发展新兴数字产业,聚焦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打造更多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安全发展,统筹产业体系发展与产业链安全,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价值链高端化和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以绿色低碳转型保障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第一,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第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体统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第三,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全面提升风能、太阳能供给能力,推动智能光伏在工业、建筑、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大力发展氢能、环保装备等产业,同时注重强化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加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实现新旧能源互为支撑、有序替代。第四,推动能源消费和生产协同转型,以主要用能行业消费结构转型为牵引,统筹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提高终端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水平。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河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及路径优化研究”(22240041017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