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高质量发展定位明确、内涵丰富、支撑有力,涉及所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复杂系统工程,应当总体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新发展理念彰显高质量发展思想指引。发展理念是否对路子,决定发展质量的高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从理论、历史和实践角度深刻揭示了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动力、方式、路径,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引领与重要遵循,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理论的再认识、再深化。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必须坚持系统思维,聚焦主要矛盾,把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贯穿到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不断提高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创新驱动把牢发展主动权、统筹兼顾增强发展均衡性、绿色低碳提升生态竞争力、内外联动开拓发展新空间、保障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新发展格局突出高质量发展实践要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要求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转向“以内为主、内外互促”的内生性经济模式。新发展格局是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自立自强的对内对外开放,一方面强调以“我”为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解决经济全领域全过程“堵点”“断点”问题,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加速国民经济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产业链与供应链、上游与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等之间有机循环,着力实现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强调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优化配置全球资源要素,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实现内循环支撑外循环、外循环拉动内循环的良好局面,切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创新驱动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特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不断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创新成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关键变量。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体系正处于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机制、发展模式等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必须进一步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因此,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把创新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激发调动创新激情,充分激活这个发展第一动力;聚焦重点难点,强化基础研究,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着力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加速破解“卡脖子”难题与“天花板”制约,努力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现代化、高级化过程中实现整体跃升,引领和驱动高质量发展。
谋人民福祉筑牢高质量发展民生根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和“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强大后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从侧重量的积累转向重视质的提升。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民根基,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需要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紧紧扭住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着眼点、出发点、落脚点,与人民同心同行、激发人民伟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生态和谐,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时,更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民期盼,聚焦薄弱环节,在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和健康中国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夯实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夯实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根基与群众基础,为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凝聚力量。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