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关键是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尤其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文艺创作领域,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形成的“中国动画学派”本应发挥重要的建构作用,但近年来,个别学者提出中国动画的“去民族化”观点,借“批评之名”对“中国动画学派”行“否定之实”。究其根本原因,紧要之处在于方法论的指导问题,即目前中国动画研究理念与方法的不足影响了对“中国动画学派”的科学性与丰富性的认识和表达。对此,笔者尝试从理论探索方面提出一种崭新的可能,通过在“中国动画学派”的研究中探讨引入马克思主义发生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期为重新理解中国动画的发生发展,重新审视“中国动画学派”的历史遗产提供有效路径。
中国动画学派的自身特点与马克思主义发生学的科学性具有本质的关联性。中国动画学派作为在创作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理论产物,同时也是国人认识“动画”的一部分,具有更迭性与传承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发生学,在本质上与以“博学派”研究范式为基础,强调搜集、批判性地检验历史文献,在历史事实中力图作发生学上描述的实证主义发生学,和以自然法哲学为研究基础,重思辨进化,实则是把唯心主义和进化论之目的论结合起来的思辨哲学发生学是相区别的,并因其是起源与结果、静态与动态、结构与变化的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而具有了超越两者的科学意义——马克思主义,如同“理性之光”照进了实证主义发生学的“实证之境”,又如同“现实之光”照进了思辨哲学发生学的“抽象之域”。立足于此,参照马克思主义发生学的理论内涵,将其发生学意义上的“发生”引入中国动画学派的研究中,就产生了“中国动画学派的发生学研究”这一命题。其本体要义要求我们,既要从历史发展的延续性上动态地考察中国动画学派生成与发展的变迁,还要求在横向的逻辑观念上揭示中国动画学派在发展状态中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作用和规律,这正体现了发生学方法论与中国动画学派天然、紧密的联系。中国动画学派的研究因此也就有可能在汲取人文、历史等诸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开放的研究系统、一个富有生机的学术领域,这与中国动画学派本身的丰富性与开放性是相适应的。
中国动画学派的复杂生成与既有研究的缺失呼唤马克思主义发生学的引入。发生学虽多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但在诸多研究者的努力下,发生了人文科学的研究转向。特别是在艺术学领域,诸如仲呈祥、李心峰、于文杰、汪晓云、张利群、杜学敏等学者针对“艺术发生学”展开不同学术操演。面对中国动画学派这一理论命题,学界对其的质疑主要集中于命名的科学性与法理性。尽管目前尚未找到直接且有公信力的史料记载“中国动画学派”一词提出的确切时间,甚至到底源自国内还是国外至今也不能确定,但这并不能否定其客观存在的历史真实性,也不能影响中国动画学派作为中国动画研究的重要理论术语所具有的话语价值与场域意义,更不能否认中国动画学派所包含的动画创作者与其创作的作品在中国动画史与世界动画坐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价值。既然既有史料的缺乏成为开展中国动画学派研究的直接障碍,面对这一暂时无解的“困局”,我们何不从研究方法与思路上另辟蹊径,从观念的发生来探索中国动画学派的发生,关注中国动画学派发展历史轨迹中的运行与传承机制,从而阐明中国动画学派之所以成为一方学派、具有中国风格并表达中国话语的内在逻辑关系。而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使得发生学方法论可以十分自然地引入中国动画学派的研究中来。
中国动画学派的研究范式急需马克思主义发生学的指导、更新与完善。当前,中国动画学派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历史性”“理论性”“现实性”三种不同的范式,分别对应“如何认识中国动画学派”“如何阐释中国动画学派”“如何发展中国动画学派”三大核心议题。其中“现实性”议题为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热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当前国产动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在学术研究上的反映。此类研究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总将当下动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集中于中国动画学派民族性的探讨,导致无法全面关注中国动画学派发展的历史脉络与传承关系,同时也忽略了中国动画学派更为复杂、广阔的丰富性。“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则存在“研究虚热和表面繁荣”的问题,中国动画学派“自身边界的拓展与核心话语的扩容”这一乏力面貌实际并无改善,并且中国动画学派的基础理论研究在学者看来似已题无剩义,后续研究逐渐集体转向历史研究,与此也不无关联。而在“历史性”的研究中,近年来成果虽日渐丰厚,但又多集中于美国、日本等外国动画史的探讨,抑或局限于新见史料的考证与发展史事的描述层面,在面对中国动画学派的发生问题时,则选择绕过或者忽略。即便在零星的研究中,也存在割裂中国动画学派思想的延续性导致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等问题,鲜有方法论上的突破。长此以往,中国动画学派的学术研究无疑会陷入一场表述危机,其知识生产也有堕入“历史的虚无”之虞。只有回到历史语境中直面各种质疑,从源头出发,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路径,才能逐步丰富中国动画学派的研究,由此中国动画学派与发生学方法论的结合才有了必要性。中国动画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发生学的结合,既是激发学术内在驱动力的根本需要,又是深化中国动画学派研究的重要趋势,更是推进国产动画创作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将马克思主义发生学引入“中国动画学派”研究,有助于清晰、透彻地反思中国动画的历史遗产。中国动画学派的发生学研究,是从初始状况具体考察中国动画的发生与发展,是从以往视“中国动画学派”为完成状态的固化视角中抽离出来,对历史的发生发展进行具体分析,关注个中因素如何作用于中国动画学派的生成。这样将有助于发现此前没有注意到的现象,并有可能形成新的理论,最终在研究体系上确立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路。其引入意义与价值又不止于此。中国动画学派研究之所以继20世纪80年代后重新回归研究者的视野,并再度掀起研究热潮,除受学科主体性建设的召唤外,更重要的是学者在面对我国动画发展前景焦虑下,寄希望于科学理论指引具体实践的一种话语建构模式,这也正是向中国动画学科逻辑起点的“返本溯源的归靠”(屈立丰,2016),从而以更为扎实的基础研究展开更具实质意义的动画产业应用研究。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发生学视野下的中国动画学派的发生问题考察正是基于实践、立足现实的一种研究。它把现实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是为了国产动画现实的发展,利用马克思主义发生学认识中国动画学派发生的目的就不仅在于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而在于从中发现规律,进而指导当前国产动画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动画学派为“当代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提供“一种参照维度”,对“当代中国动画业生产、动画理论等均具有参照意义”(屈立丰,2011)。
应当指出,运用马克思主义发生学对中国动画学派进行发生研究,必然存在着诸多值得探讨和争论的问题,特别是将其作为一种方法、视野纳入研究中将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伴随着探索实践以及冲突矛盾。因此,本文权做抛砖引玉,后来者仍需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和更具体的实践中去更新、完善中国动画学派发生研究的方法与路径,使之成为中国动画学派乃至中国动画的科学研究方法论。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