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艺术史并不生产“原初知识”,有关艺术的史实和作品汇编这类基本的工作均由门类艺术史研究承担。整体艺术史作为一种方法,是要利用门类艺术史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关注艺术发展的宏观叙事和规律,提出理解艺术起源、变迁和发展动力的方法,以阐明艺术史的整体特征和一般性规律。
在既往的讨论中,学者们已经注意到艺术史的时空特质,甚至有人提出了艺术史的“地理转向”或者“空间转向”。但究竟该如何展开艺术史的空间研究?怎样实现时空同构的历史叙事?包括哪些研究内容?这都是需要厘清的问题。本文从艺术史的空间过程介入,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为推动整体艺术史书写注入方法论动力。
“艺术的空间过程”概念
“艺术的空间过程”是指不同历史时期艺术的空间格局及其变迁过程,如艺术的起源地、中心及位移,艺术人才的地理分布和空间位移,艺术类型的地理分布,艺术风格的扩散,艺术的跨区域传播与交流,艺术的地图建构等,即时间平面上横向地理空间艺术的差异、传播和交融。
艺术的空间过程是人文地理过程的组成部分,是以艺术为切入点,探讨艺术活动的空间发展变化过程,包括各种艺术事项的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的流变。讨论空间过程的概念基础是在行为地理学视域中,艺术被视为一种行为过程,是包含艺术人才、艺术作品、艺术传播和接受等各环节要素的行为过程,而非仅仅指艺术家及其作品。
艺术的空间过程与艺术发展的过程有所不同,艺术的发展过程强调艺术家、艺术的风格、类型、生产、传播等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并不强调空间变化。而艺术的空间过程则强调艺术行为过程各环节要素的空间演替过程。
考察艺术空间过程的重要性
艺术史空间过程概念的提出,是对学界多年艺术史书写“时空观”的系统化,是对艺术史历时性中的共识性考察和整体性观照。将零散的艺术与空间关系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和知识体系是艺术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因为艺术史的书写不仅要接受者知道“艺术是什么”,还要明确“艺术在哪里”“为什么在那里”“在那里会怎样”。
第一,艺术的建构无法脱离地理空间而单独存在。作为文化创造的艺术史,在呈现艺术作品本体,对人类情感进行审美转化的同时,也成为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回顾中华艺术发展的历史,基于环境制约形成的敬畏思想,诞生了各地普遍的信仰艺术。洪涝灾害的频发,使得流域和沿海地区形成了广泛的水神崇拜。水神和治理洪水的人被奉为神明,与此相关的信仰艺术留存至今。典型的如中国大禹治水的神话和景观。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则留下了大量的龙王庙壁画艺术。敬拜自然神灵的各种祭祀活动仪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人们改造环境能力的提升褪去信仰外衣演化为民俗民间艺术。
基于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认识,形成了各地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的艺术创作手段,“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成为民间艺术创造的法则,“法天象地”成为古代建筑营造的法则,“模山范水,移天缩地”成为古典园林造园的设计思想和容纳万有的天地意识,自然形态的花鸟、山水成为中华民族经典的装饰图案和美术题材等,天人合一观统摄了中华艺术的所有形式。(张燕《论中国造物艺术中的天人合一哲学观》,《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情景合一”成为艺术的评价尺度,情景交融、寄情山水成为天人合一审美观的标准。
第二,艺术史观的形成与中华地理观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史观的形成既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中,也存在于相应的地理环境之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艺术发展史上艺术观念呈现出与地理观的融合,即艺术观中包含人地关系观。“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这种人地关系的理论生发了先秦时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乐与天地同和”的自然审美艺术观,并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绘画的造型追求和音乐创作。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还形成了与“天人合一”观相对立的人地关系思想,如“人定胜天”思想,是对人类战胜自然的冲突表达。从各民族创世纪的传说到现代,这一思想在艺术中被反复建构和表达。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山水绘画的图像构成中的“逆水行舟”就隐喻了“人定胜天”的人地关系思想。艺术的审美既包含情感的审美转化,也包含对环境认知的审美转化,因为在人的认识能力尚无法达到科学的古代,地理空间在认知层面被审美化了。
第三,是从地理空间视角运用人文地理学方法对艺术史做整体性观照,解读艺术的空间特质,揭示艺术发生与发展的空间动力。与以往的艺术史研究相比较,艺术史的空间过程研究在研究对象中增加了自然、环境、地域、空间、地方、位置、位移等地理要素,以及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例如有学者以书法景观为切入点,就丰富了书法艺术的研究。书法艺术是中国古典艺术之一,至今仍有广泛的传习。传统研究着眼于书法艺术的技法和审美,即便全国各地广泛分布着书法文物,人们依然关注的是上述内容。但从地理学视角审视,书法与其所处的地理空间、书写的物质载体共同形成了文化复合体——书法景观,且随处可见。吴慧平认为,书法景观即由成批书法作品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体展现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外部视觉特征和特殊地方感的场所环境。将书法景观作为环境要素的考察,既是对书法艺术的空间性解读,也在研究范式上突破了书法研究中“书法家+作品”的模式,体现了书法艺术的“多质性”特征,解释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空间动力。
换言之,艺术的空间过程研究不仅要直接面对艺术现象对地理空间的感知和能动,其现实关怀主要体现在艺术史书写和艺术实践向空间的延伸,为整体艺术史的研究和书写提供解读的工具和新的思维路径。
第四,讨论艺术空间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构历史艺术地图,探求艺术发展的空间变化和动力,运用地图实现对艺术史的认知是艺术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建立历史艺术地理信息系统,为当代文旅产业提供基础知识和学理支撑。在空间过程坚实的文本研究基础上建构艺术地理信息化系统,以可视化方式服务于新时代的精神文化创造。
艺术史空间过程研究的内容
首先,考察艺术行为过程的各环节要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格局,具体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1.中华艺术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在哪里?不同历史时期艺术核心区确立的指标要素及其空间变动;历史时期艺术核心区的地理范围、本地发展、外来要素吸收及其四面八方的扩散。
2.中华艺术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地理节点或者“圣地”左右了中国艺术史的进程?这些地理节点不仅具有某种自然特质,更具有艺术属性和文化高度,或者是影响深远的文艺政策的生产地,是艺术史空间过程研究的重要对象。
3.艺术人才的空间分布、位移与中国艺术史的变迁有怎样的联系?不同历史时期艺术人才聚集的区域是艺术中心地得以确立的标志之一,各种规模的艺术人才空间位移,是艺术交流与传播的关键内容。艺术人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在展示艺术变迁过程的同时也彰显了艺术流变的空间特质。
4.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的地理空间分布及历史变迁。当下在民间艺术、考古艺术、宗教艺术等领域,壁画、雕塑(刻)、年画、民间音乐、工艺美术等已经具备探究不同时期空间分布的学术基础,需要积极展开知识生产,为地方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提供学术支撑。
其次,在前述空间分布的基础上,考察艺术发展过程的空间变迁,厘清历史时期艺术传播、交流的地理路线和艺术风格的融合与变迁。如佛教艺术经由中国东传的路线及其沿线艺术造像风格的流变,中国瓷器艺术的海外传播,宋代绘画艺术东传日本、朝鲜等地产生的影响,明清时期传教士在中国的西洋艺术技法的传播,清末民初艺术的西风东渐,抗战时期艺术家的西迁及其艺术风格的嬗变,等等。总而言之,历史时期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活动引发的艺术家的空间流动及随之而来的艺术传播、交流和融合,以及由此引发的艺术风格和类型的扩散、传播和变异,并在新的空间与当地风格的交融,都呈现了艺术史的空间流变和空间动力。
最后,着力探究不同历史时期,艺术作品对不同尺度地理空间的表达与地方知识生产和形象建构之间的双向互动。一方面,不同尺度和环境差异化的空间想象,经由艺术的编码、转译和传播,反复被阅读和重塑。艺术以其审美性、形象性和符号性成为地方重塑、意义建构、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媒介。另一方面,“艺以地异”成为艺术史的重要表征。地域艺术流派之别是初级表象,艺术类型、艺术风格的地域差异是中度扫描。面对中国丰富的地理环境,艺术对诸如城市与乡村、高原与平原、沙漠与流域、草原与冰川、墓室与庙堂、皇宫与私宅等各种地理空间经验把握的表达,构成了艺术史的丰富面相。
艺术的空间过程研究是艺术史在时间叙事中同步的空间叙事,是探求区位、时间、尺度差异中,地理空间与艺术的双向建构。艺术史书写对空间过程的注入是重建历史记忆的整体性观照,而非艺术史事件的地理注脚或者隔靴搔痒的空间旁白。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提炼具有本地和本土印记的艺术话语表征,进而帮助我们理解中国艺术之于全球的位置和表征。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