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娱行业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关部门就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影视业健康发展、强化网络内容监管等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文娱产业迅速发展,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污染社会风气。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宣传推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推动形成健康清朗的文艺生态。
践行人民至上立场,加大优质文艺作品创作供给。质量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直接影响着文艺传播链条上的诸多环节。文娱领域出现的问题,与部分文艺作品质量低劣有关。这在影视剧的创作和改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一段时间以来,不仅“戏说”“大话”“后传”流行,而且借自媒体之便曲解事实、以丑为美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结果是文艺原创能力严重弱化,文艺的品位与格调直线下降,刚健质朴的美学风格付诸阙如。归结起来,根本原因在于,部分从业人员在创作中以数量取代质量,以商业价值衡量艺术价值,而忽略了人民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淡化了文艺的意识形态功能。
加大优质文艺作品创作供给,需要多角度、多举措共同发力。在文艺创作方面,艺术家要摆脱浮躁心态,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确立健康的审美情操,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动力和方向。在主题规划方面,要大力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健全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规划组织机制,尤其是注重加强农村、少儿等题材创作,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在队伍建设方面,要聚焦时代精神,把崇德尚艺作为艺术人才的必修功课,培养造就高水平创作队伍和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
改进文化治理模式,优化传播引导机制。20世纪以来,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驱动下,文化趋同现象强势推进,在国际上引致普遍的文化生态危机。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世界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发出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倡议,但无孔不入的资本,依旧成为影响乃至左右世界文化市场的关键因素。建构良善的文艺生态,必须深刻认识这一问题的危害性,并努力改进既有的文化治理模式。简言之,解决文化领域的问题,决不能用资本的逻辑来置换、替代、逾越精神文化的内在逻辑,而是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构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在健全文艺作品传播引导机制方面,必须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依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等方式提高青少年的文明素养,使之摆脱“流量至上”的文化陷阱,“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努力成为新时代文化的传播信使。坚定文化自信,首先意味着要对本民族历史文化抱有充分的认知与足够的敬意。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文化历程、丰富的文化经验、独特的文化形态,5000多年来不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这是改进文化治理模式、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改革的最大底气,应当也终会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
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健全文艺作品评价体系。健康清朗的文艺生态,呼唤一种“批评的精神”。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并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践行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使命任务。面对驳杂陆离的文娱市场,要坚守批评家的良知,充分发挥文艺批评所内蕴的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构建积极健康的批评伦理。面对良莠不齐的文艺作品,要有敢于说“不”的勇气,对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在健全文艺作品评价体系方面,要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上用力用心用情,突破“学院派”以理论演绎为主的传统模式,打造以文艺现场为研究对象、以思想性和艺术性并重为目标的文艺批评品牌。在构建学科体系上,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坚持问题意识和需求导向,聚焦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地上的现代性经验,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坚守人类审美理想,不忘艺术创作初心。在构建学术体系上,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学术资源,激活一切优秀文艺批评家的思想遗产,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文艺批评的原创能力和学术水平。在构建话语体系上,要善于提炼具有标识性的概念,打造易于为文化界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发扬文艺批评关注日常、关怀民生的现实主义精神,确立独立而鲜明的批评风格与研究范式。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