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是中国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杰出代表,标志着中国古代逐渐从荒蛮社会进入到文明社会,是中国礼制及君权神授概念开始形成的佐证,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良渚文化早、中、晚期不同墓葬的大小规模及出土陪葬品,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激烈的变革,社会等级观念已经开始形成。良渚文化玉器常见浅浮雕,刻有图腾性质的主题纹饰神人兽面纹、兽面纹、龙首纹、鸟纹等,使良渚文化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符号是一种标识,是信息、情感传递的载体,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媒介。最早的符号学研究来源于语言学,后研究逐渐受哲学、逻辑学、美学等的影响,产生了众多理论分支。美国哲学家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从实用主义、行为习惯角度出发,为设计界所广泛采用。良渚玉器视觉符号的设计语义学,包括符号的外延和内涵语义,即能指和所指。能指主要研究良渚玉器的外部特征,涉及玉器的造型、图案、材质、色彩等;所指主要研究良渚玉器的内涵语义,涉及玉器的象征、指示、文化等。处理好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对符号外在属性进行正确适合的简化、抽离、提炼、重组,使设计符号在新的语境下产生出新的语义。如良渚文化中兴起的玉琮,以透闪石为原料,外方内圆,以转角为中线雕刻有四组精美的兽面纹或神人兽面纹,或简或繁,或单节或多节,后期节数越来越多,甚至达到了十九节之多。作为良渚社会最重要的礼器,玉琮起着通天地、会神气的作用,是祈求神灵护佑的神物。当物质与精神成为一种共同的需求时,造物的文化性意义便呈现出强大的推动作用。玉琮在当时的良渚社会,是贵族阶层才能拥有的玉器,是祭祀、神权、地位的象征,其中也体现了当时人们普遍的宗教信仰,它独特的器型、纹样、材质,表现出了超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良渚玉器视觉符号的设计语构学,包括符号语构法则和构成要素,研究涉及良渚玉器的造型演变、器具结构的功能意义与象征意义、各要素之间的组合原则等。纵观良渚玉器的漫长发展过程,其造型每款都有各自独特的构造。如良渚文化中出现的玉钺,就是脱胎于良渚文化前身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的石钺,但是玉钺已经不再作为生产工具或武器,它薄而大,雕琢精美,有些甚至有浅浮雕加阴文雕刻的神人兽面纹和鸟纹图案,相对于生产工具或兵器,玉钺更是一件艺术品,它也是古代权力的绝对象征。玉器制造者借鉴之前的造型,结合文化发展需求,在功能、尺度比例、材质、图案、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呈现出与之前不同的形态,精美绝伦的玉器并带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良渚玉器的各个语构符号(结构、尺寸、材质、色彩、图案、工艺等)经过特定的系列关系进行相互组合,它们之间的关系、组合规律、意义等,都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
良渚玉器视觉符号的设计语用学,包括符号的用法、功能和起源,研究涉及良渚玉器的使用功能、使用场景、使用文化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使用器具的发展,产品逐渐细分,范围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良渚玉器出土情况来看,良渚玉器早期主要是小型装饰性玉器与实用玉器,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良渚文化中期开始出现礼仪性玉器,玉琮、玉璧、玉钺是礼仪性玉器的三大代表,晚期玉器的礼制继续加强,等级分化更加明显。良渚文化中晚期,社会生活富庶,权贵阶层佩戴的装饰性玉器种类繁多、组合考究,并且刻有精美的纹饰;而玉琮、玉璧、玉钺,这些礼器都是起源于实用工具或装饰品,其象征分别与天、地、人相关联,即祈天、祷地、治人。玉三叉形器是良渚文化装饰玉器中造型非常独特的一种头饰,呈“山”形,部分三叉型器刻有非常精美的神人兽面纹,佩戴者一般被认为是身份尊贵的男性,这种头饰常与长玉管、锥形器组合使用。有学者认为三叉形器与金文“皇”字很有渊源,是最早的皇冠;还有学者认为三叉形器和俯冲的鸟非常相似,是鸟文化的崇拜体现。总而言之,玉三叉型器的出现,反映了良渚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是当时高级贵族男性专属的身份标识,使用者会在隆重祭奠中佩戴使用。
良渚文化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社会的农业、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发达的水平,精美绝伦的玉器更是达到史前文化的高峰,集中体现了良渚先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令后人叹为观止。当代,我们对良渚文化玉器文创产品的开发,不能简单复制或堆叠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实践中,大多包括确定造型元素、进行元素提取、确定产品功能(语用学)、确定产品结构(语构学)、深化产品内涵(语义学)等过程。这需要在对良渚文化及良渚玉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利用设计符号学理论解读良渚玉器的美学意义,将文化元素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同时考虑现代审美、材质及工艺等,设计富有情趣及文化内涵的产品,这对于推动良渚文化的广泛传播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物符号解读与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良渚文化玉器为例”(2019SJA110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设计四秩序’的高校设计教育转型研究”(B-b/2020/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