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国艺术管理学科
2021年03月12日 09: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12日第2124期 作者:黄昌勇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在山东大学召开新文科建设大会,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大会提到近年新兴文科建设新专业设置排名前8位的专业中,艺术管理专业位居第四,从2016年设置到2019年共有29所高校成功申请开办这一专业。如果我们追索艺术管理专业硕士点的设置,则始于2006年,不少高校在其他一级学科设置了艺术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艺术管理学科和专业建设方兴未艾,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2020年以来,全国高校和社会文化艺术机构在线上线下举办了不少关于艺术管理的会议和论坛,形成了艺术管理建设与发展的热潮。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随着我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整体格局的到来,艺术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

  我国的艺术管理学科目前还处于发轫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巨大的。一方面,学科从无到有,知识谱系的建立和学科范畴的探究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另一方面,经济社会文化迅速发展带来的新实践新命题需要持续回应;同时,西方先发的学科建设经验和中国传统也急需我们总结、借鉴、新创,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之路。

  总体上来看,今天必须回应中国艺术管理学科向何处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尤其是在学科发轫期如果对这一问题有这种清醒的认知,就会对学科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益处。

  中国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和我国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面临着欧美艺术管理先发的经验和理论成果的笼罩。概括来说,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艺术管理,从20世纪中叶开始,更多的是经济学、商学的偏向,比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等名校的艺术管理,重点放在市场和商业方面,专业和学科都设置在商学院、管理学院或经济学院;欧洲则偏向于艺术,比如剧场、院团的管理,学科和专业大都设置在艺术学院、人文学院。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创意经济的发展,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艺术管理学科和专业,出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即创意管理的学科和专业的形成。

  直到21世纪初,我国艺术管理才具有学科意识,教育部先后设置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两个本科专业。这种设置方案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欧美艺术管理经济学的语境,即将艺术划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个部类,对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二是基于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实践,新世纪以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行发展格局的出现。遗憾的是,文化产业管理是设置在工商管理学科之下的本科专业,大量设置这个专业的院校分布在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内,显示了我们对这一学科建设浓厚的文化艺术偏向。上海音乐学院在创办艺术管理学科之初,曾经将本科一二年级的培养放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进行经济学的课程训练,这一做法显然是借鉴北美的传统,后来没有坚持下去,还是回归到艺术偏向。

  今天看来,新文科首先就是面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变化带来的学科综合、交叉和融通,特别是我国文化发展从事业到产业再到“文化+”,或者说创意产业的巨大实践出现,都给学科发展带来新的面向。如何吸收西方艺术管理的传统和经验,回应我们文化艺术发展的实践变迁?笔者以为,艺术管理学科应承担这一使命,就是用一种大文化大艺术的交叉融通的综合观来建设这样一个新兴的学科。

  如果从这一方面来衡量,我们必须看到目前艺术管理专业包括更为庞大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文化艺术偏向值得我们高度警惕。艺术管理学科必须重视市场、经济、商业和管理学甚至法学等知识体系,由此,才能建立学科的知识谱系,也才能更好地培育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高素质人才。

  从广义上来说,我国艺术管理从艺术诞生和传播开始就有了管理,在民国时代就已经有了丰富的艺术管理实践。比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作为东亚文化中心,其演艺业最具影响力的并不是西方舶来的话剧等艺术样式,而是中国传统戏曲。戏曲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其蕴含丰富的管理思想和内容,需要我们进行总结。1949年后,文化艺术形成国有体制,仍然有着大量的管理实践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改革开放后,文化体制改革的丰富实践一直走在理论前面。因此,中国经验有迹可循,需要我们认真地总结和阐发。

  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在吸收外来成果的同时,必须扎根中国大地,一方面关注中国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丰富的艺术管理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面对当下鲜活而深刻的艺术实践;需要我们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知识谱系,不是简单地移植和套用西方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而是在对中国经验的阐释基础上,建立艺术管理学科的中国话语体系;需要我们勇于创新和突破,构建具有中国精神、中国特色,面向时代、面向新文科的艺术管理学科。

  (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