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治理的情感社会学取向
2021年03月18日 08: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18日第2128期 作者:刘楠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是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重要举措。如今,我国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推进,互联网深度嵌入社会生活,成为舆情重要的集聚地和扩散地。网络舆情治理是舆论引导治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关于网络舆情治理,近年来学界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方向。从信息时代网络舆情的新变化出发,学者提出规范网络治理秩序;针对传统治理模式下网络群体的极化倾向等,学者提出要转变观念、协同应对等。还有的学者结合智能时代新技术,呼吁舆情云治理新范式。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呈现较强的控制色彩和技术倾向,忽视潜舆情的情绪反弹可能,难以解决网络舆情演变和治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舆情”一词蕴含着情感属性和情感因素,网络舆情是社会情绪的晴雨表,互联网是民众舆情的集散地,舆情研究和情感社会学研究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情感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专门研究情感现象、情感行动与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的学科。情感社会学关注的是情感存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情感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过程、情感的社会构成和功能等。

  新兴媒介平台促进了舆情传播的实时性、交互性、多元性、复杂性。引入情感社会学是推动网络舆情研究创新发展和网络舆情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有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认知网络舆论的情感属性和演变规律。

  重视潜舆论 拓展情感治理新范式

  潜舆论也被称作隐性舆论,是具有重要影响和关联传播效应的舆论暗流。陈力丹认为,舆论的三种存在状态分别是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潜舆论是没有公开表达的信念和不易被捕捉的公众情绪。胡钰把舆论分为显性舆论与隐性舆论,隐性舆论是指没有公开表现出来但在特定群体内流传的舆论。相比显舆论来说,作为暗流存在的潜舆论,隐含的影响力和社会风险更大。

  网络舆情是社会情绪的晴雨表,新兴媒介平台促进了舆情传播的实时性、交互性、多元性、复杂性。在后真相时代,舆论场出现了情感和立场优于事实的特征,“事实的争论”转变为“情感的困斗”,公共广场探讨演变成“偏见共同体”。

  社会安全、法治建设、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社会矛盾常常以网络舆情的形式被凸显,潜舆论的隐蔽性、多元化、复杂性,一旦被后真相时代的非理性舆论狂潮裹挟,会具有强大思想号召力和情绪感染力,引发舆论失控局面。

  喻国明认为,网络舆情焦点主要是该事件刺激了社会公众“最紧绷的那根神经”。网络舆情演变成重大舆论事件,不仅是启动了信息爆料模式,还因为启动了情绪模式,加剧了民众情绪的感染和传播,我们必须重视潜舆论的演变。社会学家刘易斯·科赛提到“排气阀”的说法,社会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让社会主体会产生不满情绪。如果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不断堆积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社会需要设置经常化、制度化的通道,疏解情绪,以保障社会安全运转。

  在网络舆情治理体系中,可以拓展情感治理新范式。如果说信息治理属于末端管理,情感治理就属于前端管理、过程管理。网络舆情治理,除了关注显性的舆情信息文本和网络传播行为,还应该发掘隐藏在舆情信息文本和在线传播行为背后的情感逻辑与社会动因,把潜舆论管理提升到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增强对潜舆论的系统性治理,动态化采集、分析、反馈,注重方式技巧,多层面加强对社会舆情的隐性引导、潜在疏解。

  采用“混合情感传播模式”柔性舆论引导

  “混合情感传播模式”是以情感传播为外在驱动和影响诉求,以政论模式、信息模式、故事模式等为内在构成和信息要素。在用户资源有限、碎片化的舆论生态中,人们往往更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而不是对理念或事实做出反应。社交化、移动化、场景化的新闻消费方式的变革,使得情感传播策略在新闻生产和消费中正成为重要动力。

  面对社会民众关心的热门舆论话题,以政府机构、主流媒体等为代表的舆论引导主体,以“情感”为突破口,运用融媒技术,采取情感传播模式,用情理留住用户的注意力,在传播主体共存的舆论场中夺取“麦克风”,抢占话语权,坚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引导工作中采用情感模式更加容易满足用户的信息和消费需求等。尤其是主流议题的价值传递中,多种平台的舆论传播可以强化情感共鸣,嵌入感性力量,抵达理性价值,打破圈层传播壁垒,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塑造民间舆论场的话语表达、情感议题及价值认同。

  借助多元媒介手段,舆论平台的声画沉浸感、全方位社交体验,有利于传播主体与受众进行良性的跨屏情感互动。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议题的传播上,央媒在新媒体渠道慢直播火神山医院建设场面,关切了广大网民的情感共鸣,取得了良好的舆论效应。可见,网络平台在舆论生态中不仅能起到社会动员的作用,还具有情感弥合和舆情疏导的功能,从而促进主流价值积极传播。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而传播的修辞策略、讲故事的方式均影响着传播的感染力、可信度与理解度。提高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传播力,要重视“陈情”和“说理”结合,优化修辞策略。具体来说,肩负舆论引导重任的主流媒体,要采用有情有理、有说服力以及讲故事策略等方式,充分利用多元媒体平台,布好舆论矩阵,有效提升传播技巧,为良性舆论生态保驾护航。

  借助情感数据分析技术洞悉舆情演变

  情感测量是情感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的著作《情感社会学》中提到,采用脑成像技术、视听技术等新技术,能测量到从最强到最弱的情感,进而分析情感的内在机制。网络平台的海量信息,构成了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场。“大数据”成为网络舆论的基因,借助主题分析、情感分析和语义分析,可以对大量舆情文本进行主题归类,从海量的、复杂的、无序的网络文本内容中迅速厘清头绪,从而分析网络舆论场中不同类别的公共事件的话语框架。

  如今,主题分析、情感分析和语义分析是计算传播方法研究网络舆论的常见工具。借助情感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媒体机构可以对网络信息,例如社交媒体的在线文本等,进行情绪、态度、观点等方面的语义分析,快速判断海量文本中的情绪态度指标,从而在突发事件和重大舆情中判断网民的政治倾向、情感倾向,以及关键人群的行动趋势。

  大数据可以实现对数据全样本的采集,实现对数据的动态实时汇总统计,而不是过去模糊的、板结的、笼统的认知。在判断网民情感倾向、行动趋势后,可以依据程度、数量、重要性等设计不同指标的权重,实现对舆情的分级设定。从舆论引导角度出发应针对不同的事件建立舆情分级指标,分别建立相应的舆情级别和数据预测模型。不同种类和级别的舆情都有相应的标准指标体系或模型,从而为预测舆情提供实时比对的参照。

  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情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情感是舆情的内核性因素,网络舆情治理要把情感治理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情感社会学能深入地阐释网络舆情的本质属性,为加强网络舆情的情感属性认知,洞悉舆情演变的情感逻辑和规律,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方向导引,有利于推动网络舆情研究的创新发展。我们通过立体的情感治理体系建设,建构网络舆论“同心圆”,追求“善治”,凝聚“重叠共识”,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与优化路径。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创新及应对策略研究”(20ZDA05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