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新私家园林发展举要
2019年09月23日 09: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23日总第1783期 作者:倪祥保

  苏州园林中有9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18年8月,苏州市政府分4批颁布的园林共有108处,其中约1/3是改革开放以来建造的新私家园林。这些新建造的私家园林,表明园林文化艺术之脉在当代苏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苏州之所以是著名的园林城市,是因为苏州人喜欢园林艺术,特别是在社会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总是有很多苏州人将自己的居所努力营建成精美的“人居境域”或“诗意栖居”之地。改革开放给苏州带来经济社会文化的巨大发展,也给苏州建设数量众多的新私家园林提供了物质基础。

  所谓苏州新私家园林,特指改革开放以来由苏州人中个人或私企建造的园林。此类园林大部分是经典的苏式园林,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由私人全新建造且真正用于自家居住,如姑苏区的“醉石居”“南石皮记”等;第二种由私人或私企建造,并非主要供建造者自己居住,如吴江区作为国家4A级景区开放的“静思园”和吴中区主要用于自己家庭和亲朋好友小聚雅集的“道勤小筑”等;第三种是在原先老宅基础上进行修缮和补充建造而成,有的收门票对外开放,如吴中区“西山雕花楼”,有的目前相当于“道勤小筑”,如吴中区的“嘉树堂”。从相对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在苏州新建或修造的比较精美的私家园林,其实远远不止政府颁布的数字。像这样的苏州新私家园林,散落在苏州古城区的街巷、郊区民居群落和太湖之滨,只是大多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一直以来,文人在苏州园林营建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大。苏州新私家园林的建设发展,同样与苏州文人在这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密切相关。就苏州新私家园林的营建而言,出身艺术世家的原苏州国画院副院长蔡廷辉在理念上、行动上都扮演了开拓者、引领者的角色。他主持修缮了苏州国画院所在地“听枫园”之后,又建造了多座新私家园林。有建在太湖之滨洞庭东山山麓的自然山水园林“醉石山庄”,有建在古城区内相对经典的苏式小园“翠园”,有全部由黄石堆成而极具创意、供自己居住的“醉石居”,还有作为私人艺术博物馆的室内山水小园“泉石小筑”,可谓各具特色而各逞其美。

  魏晋南北朝时,文人将小巧的私家园林称之为“壶中天”,这一方面主要是就相对于占地广袤的皇家园林而言的,另一方面也应该是在赞美并肯定文人建造私家园林的精致小巧。苏州园林自古就有“壶中天”特征,新私家园林也是如此。

  由于土地供给和私人财力等的限制,绝大部分新私家园林规模都不大,通常在2000平方米左右(“静思园”“醉石山庄”是少有的特例)。这就对新私家园林空间设计的精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嘉树堂”为例,这座园林的西北角有一块不到20平方米的边角地。造园者在此种植有珍稀的孩儿莲和罕见的“藤和平”黄花月季,草木花卉盎然,而且山水兼备,与亭台为邻。由于入口设计了折叠门,中部墙面安放了大镜子,进入其间游览,全无逼仄局促之感。清风徐来之际,树叶和花枝都轻轻摇曳,不时又可闻鸟语花香,使人有置身自然山林的美妙感受。沿该处假山石阶而上,路随峰转,小有山间登临的体验。及至假山之巅,见小亭如盖,四顾逞目,莫厘峰和东山镇均近在咫尺,附近的雨花禅寺亦隐约可望。在那座小小太湖石假山的几处凹进空间里,很自然地安放着几尊精美的菩萨头像,因为石材颜色相近,位置自然恰当,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

  苏州园林作为“城市山林”,尤需种植各色草木花卉,那就势必要特别利用好向阳的空间,这对空间相对窄小的新私家园林而言,则更是如此。因此,新私家园林一般不采用“前宅后园”的规制,大多采用“前园后宅”的设计,使整个园林空间具有比较丰富的自然景象。以“道勤小筑”来看,造园者在其向阳空间部分,精心营建了生态盎然的山水景观,远眺太湖,近借山景,确实具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美。

  在新私家园林中,很多造园者非常注意像经典苏州园林那样吸收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文化。比如,“嘉树堂”里有很多表达儒家思想的书画楹联,“泉石小筑”里有表征阴阳和合的湖石假山与黄石假山,“道勤小筑”粉墙上有灵岩寺英才僧人法辙亲自作的赋、画的画、勒的石,等等。

  此外,难能可贵的是,部分新私家园林的主人乐于主动回馈社会。例如私人艺术馆“泉石小筑”按照国际惯例每周向公众免费开放6天;私人住宅“道勤小筑”在每月第一个双休日免费向社会预约开放;“嘉树堂”主人正在修缮园中山水景观和收集更多主题博物馆展品,以创造条件免费向公众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新私家园林继承了传统苏州园林的建造艺术,又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有所改进和创新,促进了园林建造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新的风格,在当代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