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闻的后现代主义实践
2021年12月02日 08: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日第2300期 作者:薛翔

  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当下的新闻业呈现出一种流动的显著特征,借助互联网及其不同数字平台而进行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数字新闻也面临着全新挑战。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崇尚非理性、提倡主体间性与追求个性化的氛围逐渐弥漫,新闻实践类型变得丰富多元,这将促进数字新闻业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非理性与客观性矛盾

  后现代主义崇尚非理性与数字新闻客观性之间的矛盾。在李普曼看来,非理性其实是人类社会的常态。然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这种非理性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各种形式的情绪宣泄与情感表达遮蔽了热点事件背后的新闻事实,报道文字混杂了理性与感性的故事内容,传统新闻业的基本理念遭遇全新解构。由此,数字新闻的客观性受到了严峻挑战。实际上,崇尚非理性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直觉、情感、意志等感性元素,而是在理性事实基础之上融入情感的个体经验,从而更加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需求,这也使得数字新闻业的“情感转向”日益凸显。

  后现代主义提倡主体间性与数字新闻真实性之间的矛盾。所谓主体间性,主要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内容特征。在传媒学者曾庆香等人看来,这种主体间性突出表现为交往,即对话、互动、理解与共识。在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新闻生产,并持续互相补充基于新闻事实的经验材料,使得不同生产者的主体地位得以展示,进而在意义理解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嵌入新闻生产流程,人与机器就成为新闻生产主体网络中的行动者,在对话协作的进程中加速数字新闻业的生态变迁,并影响着数字新闻真实性的最终呈现。

  后现代主义追求个性化与数字新闻价值性之间的矛盾。传统新闻业特别重视新闻事实的价值性,其由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与真实性共同构成;而在数字新闻业时代,算法的诞生则带来了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彭兰认为,算法是一种人与认识对象的中介,既表现为认知的建构,也表现为关系的建构。在认知方面,它改变了人们以往对于新闻的理解;在关系方面,它连接了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对话渠道。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人们渴望获得更多的个性化信息,推荐算法弥补了这一迫切需求,然而也将流量的弊端暴露出来。从新闻实践的现实层面看,流量的高低并不与新闻价值的高低相匹配,尤其是微博热搜的榜单充斥着大量娱乐八卦信息,严重影响了更具新闻价值的内容呈现。可以说,算法影响着数字平台的流量分布,反过来,流量又会影响新闻生产者的价值取向,由此,过度追求个性化容易丧失数字新闻的价值性。

  三种实践类型

  第一种实践类型是情感新闻。近些年,社交平台的影响力逐渐加深,新闻媒体也开始借助其平台优势为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闻内容。同时,新闻用户通过点赞、转发和评论等便捷操作表达对特定新闻内容的个人情感,由此形成了情感新闻的实践类型。有研究者指出,这种基于情感的新闻生产策略在本质上源于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理念,因而,这种数字新闻类型的突出特征是指向用户参与。既有研究将情感新闻描述为一种融合主观经验、观念与情感而形成的新闻类型,其突出特点在于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对新闻事件展开相关报道,进而深刻反映或解释报道故事,具有非理性的特质。可以说,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这种数字新闻类型试图以情感化文本为报道载体并放大可见性的话题争议,运用不同叙事角度和写作风格,呈现用户所关心的新闻故事与报道内容。

  第二种实践类型是人机协作新闻。所谓人机协作新闻是指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将智能机器运用于人类的新闻生产与传播工作中,优化工作模式并提高工作效率的新闻类型。实质上,其正是实现一种人类与机器协同共进的工作状态。后现代主义提倡主体间性,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将智能机器及技术嵌入人类新闻生产活动中,既摆脱了以人类为中心的运作思维,又丰富了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主体间性,不断推动数字新闻迈入智能技术时代。有研究指出,人机协作新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人机互补,即人类与机器发挥各自优势,弥补旧有不足以形成更大的合力;二是人机同构,即人类与机器相互嵌入,彼此成为一个共同演进的整体。近年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扩展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重塑了数字新闻的人机协作模式。

  第三种实践类型是个性化推荐新闻。由于用户拥有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这种通过算法技术、个性推荐与协同过滤等方式将新闻内容推送给目标用户的新闻类型,被称为个性化推荐新闻。作为一种媒介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能够容纳海量的信息资源,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在线交流和实时互动。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人们开始排斥传统理念的同一性与完整性,转而追求差异性和个性化,内容推荐机制恰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的信息疲劳。平台型媒体通过智能算法筛选、高质量内容把关等多个环节,以策展的形式整合优质新闻内容并精准推送给目标用户,不仅满足新闻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还促使新闻内容向垂直化与精细化进一步深耕发展。

  推动数字新闻的实践发展

  首先,崇尚非理性意味着理性是有限的,必要时可适当融入非理性元素对数字新闻的流通与消费进行合理引导。近些年,建设性新闻成为学界与业界热议的重要话题。所谓建设性新闻,主要是指将积极心理学策略运用于新闻生产与流通过程,从而激发新闻参与主体情绪的实践类型。这种数字新闻实践通过熟练的报道技巧和适度的积极情感,向用户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进而强化新闻媒体与用户之间的紧密联系。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后现代主义崇尚非理性,但还需把握好此类数字新闻的更新节奏,处理好时效与时机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恰当的时间形成建设性新闻的媒体矩阵,从而更好地发挥数字新闻的创新效果。

  其次,提倡主体间性意味着人与机器的协作共生。作为一种社会性结构力量,互联网激活了不同个体信息共享的参与热情,使之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形成具有共识意义的群体智慧。此外,人与机器的主体间性体现为协作与同构的融合,不同参与主体通过共享、验证与纠正等环节,不断调整数字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偏差,从而优化数字新闻内容的流通效果。因而,数字新闻的创新实践不能仅仅依靠人类的单一力量,还需要借助技术及机器等非人的力量参与其中,这既能展现人类对于新闻话题的敏感程度与判断能力,又能发挥技术的可供性及其效能优势,共同推动数字新闻的后现代主义实践发展。

  最后,追求个性化意味着数字新闻不满足于固定模式的叙事逻辑,而是积极适应时代需求,挖掘更多具有潜力的创新产品。方惠曾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可听化(data sonification)的新闻产品,其通过将数据关系转换成声音信号中的感知关系,从而使数据关系得以理解。这种叙事逻辑改变了传统的可视化模式,实现了数字新闻产品的创新再造。同时,后现代主义观点认为,权威是可以被消解的,盲目追求精英人物的宏大叙事并不必然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数字新闻若能聚焦于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世界,通过接地气的故事讲述和共情表达,也会积累来自新闻用户贡献的平台流量,从而丰富数字新闻的后现代主义实践面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