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创新传播实践
2021年09月23日 09: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23日第2256期 作者:王灿发 党李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作为实践的个体,既以独立的个体存在,又以社会群体的方式存在,由个体实践组成的群体实践活动发展并延续了社会文明。建党百年来,“人民至上”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当下,面对人民精神交往需求的增长以及舆论环境的纷繁复杂,如何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实践,从而促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就显得十分重要。

  理念指引:传播为了人民,传播依靠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以“为什么人发展”“依靠什么人发展”“发展成果由什么人共享”作为“人民至上”理念的价值坐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新时代实践发展的根本立场,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必须树立传播为了人民、传播依靠人民的重要理念。

  传播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起,就十分注重树立传播的人民观。早期的无产阶级报刊即是维护工农阶级的重要思想武器;党的七大之后,《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广泛宣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同志要求报纸、刊物等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情绪和愿望;邓小平同志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江泽民同志要求新闻宣传要为群众乐于接受,能够回答群众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传播为了人民这一理念,要做到正视人民是历史创造主体这一事实,一切传播活动都要能够反映人民的实践过程、实践成果以及实践影响等。这就要求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刻、全面、真实、立体地展示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的奋斗过程和所取得的优秀成绩,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要运用人民群众自己的英雄事迹来影响人民、熏陶人民,使人民享有精神上的富足,促进精神层次的交往,以便为物质生产提供良好基础。

  当然,面对当下复杂的舆论环境,传播为了人民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一,从任何传播过程来说,它都会在遵守社会框架的同时形塑社会框架,因此传播活动既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要善于在复杂的舆论态势中引导人民开展良性的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第二,后现代社会中,各类危机事件成为考量传播能力的重要标杆,如何在此类事件中推动个人困扰和社会议题的解决,维护好人民、国家和政党的形象,就需要未雨绸缪,加强危机传播的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第三,传播为了人民不仅要求传播活动服务于中国人民,更要求传播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因此,该理念就需要注重加强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交往,促进全人类的互动,也就是说,传播为了人民为的是“全体人民”“全人类”。

  传播依靠人民。大众传播时代传播活动多依赖于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通过一定的媒介将大批内容传播给广泛的受众。在这一过程中,有组织的大型传媒机构往往是传播主体,人数众多的受众为传播对象。新时代下,要创新全方位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实践,只有这样传播活动才能符合人民利益,才能反映出传播活动的真实过程。

  真实的传播活动离不开以人民为主体所积累的实践素材,也就是说,传播活动的素材来源于人民。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来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它受制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理念要求传播活动,不仅要重视人民的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以及这几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还要全面概括、反映和总结人们的实践活动。

  传播依靠人民,除了要深刻认识人民是传播活动的主体、素材来源,还要拓展完善人民是传播活动的重要渠道、载体以及反馈途径。首先,人民群众是重要的信息传播者,尤其是在当下的社交媒体时代,那些受人民喜欢的精神产品,反映人民需求的重要诉求,解决人民问题的重点信息一经广泛转发,面对差异化利益诉求,便会形成裂变甚至是聚变式传播。其次,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本身所具有的互动关系的一种体现方式就是传播渠道,个人的影响力或人际传播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最后,人本身就是载体,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作为国家、民族、地区的个人往往是他所属之地的符号、载体或名片,个人行为存在强化或瓦解传播绩效的不同可能性,因此,理念推进的实践创新,必须聚焦人作为传播载体的重要性。从反馈途径来说,人民群众的传播行为往往反映着社会的关注点、人们的诉求等,及时关注舆论舆情,才能在保证人民充分享有精神成果的同时,保障社会安全和进步。

  路径拓展:多主体,重叙事,精准传播

  建构多主体的传播格局。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理念,一是要求传播为了人民,二是要做到传播依靠人民,其中传播依靠人民强调要重视人民群众作为传播主体这一重要事实。多主体传播格局的建构,既需要注重人民作为个体的传播力量和传播渠道,发挥人民群众主动传播的积极性,还需要重视由个体集合而成的各类群体和组织,发挥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和人力优势,在尊重人民个体传播的同时,又善于将人力优势转换为传播优势,扩大传播力量。除此之外,多主体的传播格局还需要推动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交往,在这种交心、交流中,扩大中国人民的朋友圈,传播中国声音。近几年来,在我国多个新媒体平台上出现了不少知华友华的国际朋友,他们通过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内或对外传递中国声音,对于这类传播主体也要多吸纳。

  注重叙事策略、叙事艺术、叙事符号的创新与相互联结。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路径,就要讲好人民的故事,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在新时代、新媒体、新机遇的综合催化下,叙事策略、叙事艺术以及叙事符号的创新就非常必要。首先,任何传播活动都必须要深入生活,真实、深刻反映人民群众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其次,要将人民群众的情感诉求、审美要求、文化鉴赏需求置于传播活动重要地位,在叙事中注重软叙事策略,通过多种传播活动和传播载体书写普通中国人民的生活,讲述平凡中国人民的故事,传播中国人民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2021年热播的两部电视剧《山海情》和《觉醒年代》,既做到了真实刻画中国人民奋斗的历程和精神,又在艺术上符合人民对真善美等的追求。因此,这两部作品也收获了高收视率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再次,在传播符号上也要做到路径革新。要注重语言符号的创新表达,丰富这类符号的多渠道、多载体呈现形式,还要重视非言语符号的挖掘,尤其要善于运用中国符号。这个符号不仅包含作为文化要素的符号,更包括了作为生动、直接、有效符号的个人。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最终要实现的是叙事策略、叙事艺术、叙事符号创新结果的相互服务和相互联结,在这种联结中再次升华中国话语、中国表达以及中国故事的讲述。

  善用技术优势,推进精准传播。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同时利益主体也较多样,因此,需要做到既注重整体化、全面化传播,又重视差异化叙事和分众化、精准化到达,只有这样才能同时兼顾事实的有机运动和个人精神自由的充分享有。实现精准传播,一是要善用技术,在传播渠道、内容分发、精细化叙事等方面尽量做到拟合化、亲和化和实效化。二是要注重群体的差异化,在传播活动中制定符合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等群体的分众化传播策略。三是在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也要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需求,做到既尊重中国人民奋斗的事实,又协同好中外两种语境的表达习惯,实现中国人民广交朋友的良好愿景,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