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晚会:数字技术媒介化新赋能
2021年05月06日 09: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6日第2159期 作者:王金礼

  随着网络新生代的成长,电视化的文艺晚会日渐落寞,不仅当年电视歌曲盛况不复出现,春晚的节目形式也备受批评。数字时代促推文艺晚会的数字化。

  借助数字化手段再媒介化文艺晚会,成为文艺晚会吸引青年群体的有效途径,包括内容构造、舞台设计、节目录制与后期传播等全过程,近年来一批文艺晚会也因此重获活力,如哔哩哔哩(B站)“2020最美的夜”跨年晚会、2021河南卫视春晚、爱奇艺“尖叫之夜”年度聚会、抖音“美好奇妙夜”年度庆典等。数字媒介的交互性帮助文艺晚会同时吸纳电视文艺、网络综艺的受众群体,实现了破圈表达。

  液化转向:可沉浸的舞台

  传统的舞台采用“镜框式”结构,写实的室内背景围成三面墙,观众集中在台口前方观看表演。此种空间形式的表演区与观看区之间依然矗立着“第四堵墙”,演员专注表演而观众专注观看,舞台静态固定,观众的感官触动单一。数字技术助力文艺晚会实现固定舞台的液态化,场地、布景、灯光、音响和舞台机械等全方位的改进拓展了舞台的边界、空间、层次和运动,实现了现场观众的全感官沉浸与场外观众的大视觉震撼。

  就现场而言,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舞台的自由切换与随意运动。巨型环幕、冰屏立柱、舞台地屏和纱幕投影等现代屏幕载体的嵌入,使得视觉对象由观众的正前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方向延伸,构成360度无死角的“包裹式视觉”。如央视春晚舞台除传统正前方和侧前方设置高清LED大屏外,舞台顶部设置冰屏,舞台地面为可单独升降的整块地屏,观众席顶部悬挂可升降、平移的冰屏,观众席后方设置弧形巨幅大屏,表演区和观看区共同组成了“一个充满光影变化的发光魔盒”。又如“抖音美好奇妙夜”中以近百台高亮度激光投影机、近3000盏灯光设备、200组阵列式音响、8K超高分辨力视频素材,形成超2400平方米的全景舞台。这些全包围、纵深感的舞台设置黏合观演关系,使观众完全沉浸于声光电气构建的视听享受之中。

  即使远在现场之外,增强现实(AR)等数字技术同样可以让人感受到液态舞台的强烈视听效果。AR技术融合虚拟与现实,让无法以实体呈现的场景、道具、人物或特效以虚拟的方式呈现,让真人演员与虚拟演员同台、真人表演与虚拟道具或特效互动等,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如2021央视春晚以100台高清摄像机组成圆环形拍摄阵列,对武术表演《天地英雄》进行环绕拍摄,以实时拼接和实时渲染形成某个精彩动作的“子弹时间”展示。场内武者正凌空腾挪翻转,场外屏幕前的观众却突然发现一气呵成的动作瞬间静止,画面开始圆周旋转。时间凝固,空间流动,形成“片刻永恒”的视觉震撼。

  盘活传统:可响应的经典

  无论是古典音乐、民间舞蹈还是国风戏曲,传统的文艺节目追求“复刻式”审美,强调原汁原味,复原经典。其间隐含着的熏陶、教育理念,与网络养成的、乐于共享共情的青年受众群体有一定隔膜。相反,全息投影、AR、VR等数字技术却促成文艺晚会与青年群体从演员选择到表演方式等方面的内在共情,建构了传统与青春的热烈对话。

  能够带动青年群体积极响应与共情的虚拟人物成为文艺晚会的演出人员,是数字技术条件下的新生现象。从ACG文化中的二次元偶像,到传统文化中的个性化人物,虚拟人物出场建构起晚会中古典文化的多元审美。如2021河南卫视春晚中唐代红陶女俑在AR技术包装下的奇妙复活,已经成为文艺晚会中数字技术应用的现象级案例。这些女俑梳双垂髻,点斜红妆,身着对襟衫裙在“妇好鸮尊”“贾湖骨笛”等国宝间穿行,在“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虚拟美景中嬉笑打闹、欢歌载舞。这一极具创新性和想象力的构思,促使人们在青春活力的共情中得到教育和熏陶,激活了国宝国粹的文化密码。

  依凭数字技术加持,文艺晚会的表演方式也可以超越“原生态”,获得多种可能性。以听觉的视觉化、触感化,古典的当代化,个人的复式表演,激发认同。如B站“2019最美的夜”中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虚拟歌手洛天依弹奏古筝,与怀抱琵琶的乐器演奏家方锦龙跨次元合作;在其后12分钟的《乐曲联奏》中,方锦龙转换琵琶、尺八、中阮、锯琴、艾斯拉吉和西塔尔等中西乐器,甚至弹奏自己的脸,以一己之力与气势宏大的交响乐百人乐团进行具有挑战意味的合奏。“炫技”式表演结合多机位拍摄、快镜头的切换,文艺表演不再追求让青年膜拜,而是努力在高燃点的影像展演中召唤青年受众的响应、互动。

  超越观看:可参与的晚会

  传统的晚会以作品的方式存在,一场完成的晚会犹如经典画作,可以展览、参观,自身却是封闭的,很少能够延伸为场外互动。即使是其进行过程中,受限于技术可供性,互动也仅限于现场观众有限的程式化参与,刻板的规定动作也使观众更像是等着领盒饭的群众演员而不是在场的活主体。

  数字技术的多向交互与无限连接彻底破解了文艺晚会的空间封闭,使其成为敞开的行动场。

  早在2015年,央视春晚就开始联动微信平台,以微信“摇一摇”摇红包的方式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场内场外的观众不仅能够观看,也可以行动。红包虽然额度很小,而其喜庆感、参与性却使观众兴高采烈,乐此不疲。此后,文艺晚会联合各广告商、网络平台定时、定点派发红包成了新的规定动作,“阶段性”留人就不再是难题。与此同时,晚会也不再自缚手脚,仅以电视作为展示载体,而是更主动地联通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借助移动客户端强大的交互性,以同步直播方式,实现“大小屏”跨媒体收看,手机用户则以点赞、转发、评论和弹幕作为回应。通过转发、评论尤其是实时弹幕,交互就不仅限于晚会与观众之间,庞大的观众群体捧逗争哏,相互激荡,青春活力无限绽放。

  数字技术提供了撕开文本完成性的生产性交互,包括“混剪”“鬼畜”等二次加工,使得受众得以多样化参与。更大的生产性则是文艺晚会向社交话题、IP产品延伸,保持着正在进行的状态,不断活化。晚会中的人物、节目既可以成为网络社交的文化资本,以广泛的传播构筑起社群互动的基础素材,也可以与实体产业对接,形成基于特定人物的文创产品开发,或者嫁接到博物院、艺术馆、文化街区等实体场景,形成常态的现场表演,激活受众群体的线下实地打卡与链式口碑传播。从此,一场文艺晚会可以永不落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视角下的传播伦理研究”(015BXW07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