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影像传播的形象塑造
2021年05月06日 09: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6日第2159期 作者:邱其濛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个方面,乡村文化振兴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2021年初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中,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重视和发挥新乡贤在地方发展和乡村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正在成为越来越广泛的共识。

  所谓新乡贤,是指在传承文化、崇德向善、引领文明、促进发展方面取得实际效果,品行良好、处事公正、遵纪守法、威信较高,有一定影响力、号召力,深受民众尊重的贤达、贤德人士。这些乡贤形象,不管是村干部、农民企业家、乡村能人,或者是其他身份人员,他们讲诚信、做事公道、乐善好施,对筑路、修桥、建水库等公益事业十分热心,对有困难的乡民能慷慨解囊,凭着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获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成为乡村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善行义举的践行者,乡风文明的建设者。

  21世纪以来,乡村题材的影视剧也将越来越多的镜头对准了逐渐崭露头角的新乡贤群体,记录和呈现了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多样的乡贤形象

  “德乡贤”。这一类型的乡贤更多地传承了传统乡贤吃苦耐劳、勤奋善良的传统美德,为人公道正派,以自己的善行懿德感动人、影响人。电视剧《油菜花香》(2014)中的主人公周英子是一位优秀农村妇女。她的身上既展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奋善良的优良品德,又蕴含着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文乡贤”。这类乡贤崇文兴学、热心乡村教育,致力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影片《百鸟朝凤》(2016)讲述了唢呐传承人焦三爷“传艺”的故事,突出了焦三爷用一门唢呐技艺汇聚了十里八乡对于从艺者个人品德的记忆与认同感。

  “富乡贤”。是指长期在家乡创业兴业,有经济实力,而且能够热心带动乡亲共同致富者;或者是在外创业成功仍心系家乡,以各种方式支持家乡经济发展者。2020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由五个单元剧组成,其中的《回乡之路》讲述了表面看似有些不着调却是村里走出去的年轻人中,头一个挣了钱返乡的乔树林。他用自己的全部身家带领村民防沙治沙,将四百万亩的毛乌素沙漠改造成了绿洲,让黄土高坡变了样。他们带着曾经的城市阅历和城市经验,带着现代理念和实用技术,回乡后带领乡亲们共同努力奋斗,改变乡村面貌,在经历了这种磨难和挫折后获得成功,成长为新一代乡贤。

  “技乡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特长,并以自身的技能资源带动乡村振兴者。电视剧《遍地书香》(2020)中的刘世成书记改进了椿树沟传统的手编技艺,使之走出国门,最终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电视剧《山海情》(2021)通过网店帮助乡里致富的杨薇薇等,都是心系家乡、利用一技之长带领乡村振兴的技术人才。

  新乡贤影像的受众接受与传播

  受众是大众传播的最终目的,传播活动要以满足受众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德国文艺理论家姚斯在接受美学理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期待视野,即作品文本与受众接受时的体验互动心理机制。新一代乡贤群体形象经过导演和演员的共同努力,在影视剧作品中成长为血肉丰满的银屏形象,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观众眼前,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给人留下深刻的审美记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贤与乡音、乡味、乡情一起,伴随着历史文化基因的传承,已经根植于人们日常的观念和行为中,成为集体的文化记忆。这些文化记忆蕴含、凝聚着历史情感,成为中华民族情感认同、文化认同的纽带和心理机制。

  21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乡贤人物形象对土地的深情与热爱,对乡情的不舍与怀念,对家乡的眷恋与守望,契合了大部分观众内心的乡土情结,激发了受众深深的乡愁和乡情;尤其是面对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喧嚣、躁动、人性异化,每每回望乡村,对淳朴敦厚的乡土人情就会有强烈的渴望。这些都在观看乡村题材影视剧、欣赏乡贤形象时得到了满足,享受到一种沉浸式的情感移置。当焦三爷用生命演奏的唢呐在声声呼唤“仁德”时,当乔树林用自己的全部身家带领村民防沙治沙,将四百万亩的毛乌素沙漠改造成了绿洲时,观众自然而然会从心底升起对新乡贤的敬仰,对山清水秀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乡村题材影视剧中乡贤形象作为承载美好乡村生活的寄托,引发了大众的情感共鸣,获得了观众的心理认同与接受。这样的影视剧,通过专业的镜头和语言、先进的人物典范、寓教于乐的艺术表现手法,传播了乡贤的积极作用,呈现了令人向往的美好生活,用艺术的力量参与了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