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主流媒体网络传播力
2020年12月03日 10: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3日第2061期 作者:王建明

  随着5G和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融媒向智媒的转变,我国已开始进入5G智媒时代。在5G智媒时代,主流媒体要适应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主动发声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捕捉5G智媒时代新态势,坚守主流价值汇聚优质内容,全面提升网上传播力,更好满足公众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信息需求

  5G智媒时代,手机媒体愈发成为重要的新闻信息来源,基于社交平台的朋友圈、社交关系圈和信息内容算法精准推送机制,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逐渐成为智媒时代公众获取新闻资讯与信息的重要渠道。

  5G智媒时代,主流媒体要高度关注信息技术新业态涌现的新态势,主动将“科技基因”注入媒体传播链条中。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变化与迭代,实现信息呈现形式由平面化到立体化转变,重构新闻生产流程,推动新闻生产智能化变革,完善用户标签体系建设,精准推送受众感兴趣的内容。充分考虑用户的心理与习惯,增强用户黏性,通过技术下沉和智慧场景搭建,给公众带来视、听、读、聊的智能化全新感官体验,呈现多样化的叙事风格,全面提升业务形态的前沿性、内容分发的精准性、传播的时效性,从而切实提升主流媒体网上传播力。

  打造“内容+体验”传播模式

  音频、视频、直播以及VR/AR/MR等沉浸式的跨场景交互,正推动信息传播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处于明显的“消费升级”中,“用户体验为王”渐成信息传播重要因素。全息全场景的阅读将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主流发展趋势。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报道中,已有主流媒体采取了5G连线、VR全景直播等多种方式,提升用户互动体验,增强信息传播效果。用户阅读与收视体验感,是决定同题报道的内容能否被广泛分享、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同时,叙述的事实真实过硬、塑造的形象生动鲜活、蕴含的道理严谨精辟、传递的感情真挚温暖,仍是决定用户体验良好的关键因素。

  主流媒体要打造“内容+体验”的传播模式。加强议程设置内容建设,增强用户黏性,关注当下生活,聚焦群众真情实感,以普通人的视角传递温暖。注重信息及时性,紧抓传播节点,以用户体验博得用户青睐,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自主性、沉浸式的VR体验消除了空间距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积极打通不同舆论场

  如今,一些智能传播平台凭借强大算法技术和内容推送能力满足了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但其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真假难辨。部分自媒体使用者为了博取受众眼球,故意制造、传播未经核实的消息,影响大众的认知与判断,也导致媒介环境恶化,进而造成媒介信任危机。这些对主流媒体既有的话语优势、议程设置能力以及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主流媒体应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及时介入社会热点问题,有效设置议题,多方获取消息源,抵制舆论噪音。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盲点”与热点问题,主流媒体应当发出权威声音,打通运行中的“堵点”,纾解“痛点”,堵塞虚假信息传播渠道,防范化解社会舆论风险。要让社会关切都有回应,推动问题和矛盾的有效解决。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强舆情跟踪研判,对事实性新闻持续追踪连续报道,及时消除社会和网络上的“杂音”“噪音”,发挥主流媒体的“压舱石”作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打通不同舆论场,通过“小人物”挖掘“大故事”,以小见大,增加报道的温度、广度、厚度,为事实性新闻报道增添更多的“烟火气”和历史厚重感。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通”,形成媒体与政府之间的联动机制,保证信息畅通发布,构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将主流媒体建设嵌入国家治理体系

  主流媒体还需进一步审视和重构媒体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关系,继续推动媒体渠道拓展和渠道融合,将主流媒体建设嵌入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中。

  要重视用户体验,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和自主化需求,增强用户黏性,打通失效的传播渠道。要捕捉这种新态势,积极探索重构媒体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全面推动单向度新闻传播向多维、高容量的信息服务拓展。要以内容优势为依托,以社会治理思维为导向,融合全媒体手段,多点触发信息需求,时刻保持在场的状态。以最适合5G智媒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打造符合媒体融合要求的新闻生态和媒介形态,构建全程媒体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新机制与新体系。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TJSR19XSX-005)、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16YZD-1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