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凌翀:提升县级融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2019年03月07日 08: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7日总第1647期 作者:常凌翀

  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融合传播平台时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以县为单位的融媒体建设是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再造流程,实现转型升级,势必成为媒体发展的重要议题。

  开启媒体融合发展新纪元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意味着媒体融合的核心内容和工作重点,已从省以上媒体延伸到基层媒体,从主干媒体拓展到支系媒体,此举将全盘激活整个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2018年是县级融媒体发展的元年,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时代国家战略传播体系的重要举措,既关系到智媒时代媒体融合的创新发展,也为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的宣传思想阵地。

  当前,网络技术正不断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也不例外。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日益成为媒介信息集散地、新闻舆论策源地与思想交锋主阵地,必将对宣传思想工作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新时代网络语境下,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并深刻把握网络传播规律,进一步明确县级主流媒体的主体地位,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导力,进一步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大力提升乡村善治水平,使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这个最大变量,成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最大增量。无论是直观的经验,还是确切的数据,都深刻表明,县级融媒体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剂,创新建设县级融媒体能够有效打通基层传播“最后一公里”,对巩固扩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意义重大。

  推进基层宣传工作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行政区域上将以县为基本传播单元,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使用群众喜欢的语言,讲述群众身边的故事。这种接地气、冒热气的互动传播使“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达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同时也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及时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理论层面看,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党和国家促使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发出最强音的智慧方略,是新时代推动基层广电跨界融合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面对新技术、新格局、新挑战,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实现融合创新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致力于把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在扎实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深入解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中心”要协同创新,同频共振,这样才能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真正强在基础、热到基层、走进群众、惠及民生。

  从实践层面看,创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有助于加强县级媒体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信息触达率,扩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在媒体融合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县级融媒体要在基层舆论引导中真正发挥主导性、关键性作用,有效汇集民智、凝聚共识,就必须确立移动优先战略,积极抢占新闻舆论“制高点”,坚决筑牢基层宣传思想“主阵地”,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全面提升县级媒体传播力,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

  县级融媒体的创新发展路径

  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在机构、人事、财政、薪酬等方面进行根本性改革,其目标指向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基层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要提高这三力,需要不断创新发展路径。

  其一,树立媒体融合理念,打造立体传播矩阵。长期以来,传统的“四级办台”已成为县级媒体发展的桎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传媒市场的活力;省台和市县广电业务在长时期内处于各自独立运营的封闭和保守状态,更谈不上业务的版图覆盖与技术的彼此渗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传播渠道的日益普及,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传媒生态与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重大调整,媒体融合势在必行。在推进县级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树立融合发展的思维意识,努力做好从“相加”到“相融”的跨界融通。从国家战略层面启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省市媒体也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应充分发挥省级平台的资源优势,利用好省级平台的技术支撑,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核心,以“中央厨房”融合模式建设及常态化运行为牵引,着力构建新型立体传播体系,精心打造深度融合的移动传播矩阵。

  其二,坚守“内容为王”,创新传播方式。受众在哪里,思想宣传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阵地在哪里,舆论引导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在新一轮事关全局的基层媒体改革进程中,县级融媒体担负着积极引导和全方位服务群众的重要责任。无论传媒形态如何改变,传播方式如何创新,“内容为王”是媒体融合的核心所在。当前县级媒体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容陈旧、同质化严重、传播方式单调、趣味性不强等方面,尤其在原创内容生产力方面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县级媒体的传播下沉效果和有效服务性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县级媒体在全面融合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内容建设,充分考虑基层群众的多元化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充分体现用户意识。同时,要综合运用多种编播技术,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构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报、网、端、微、屏等多种载体全面融合的传播矩阵,全链条衍生图文、H5、直播、漫评、动漫、短视频等产品样式,实现在广袤乡村更大范围内的多终端移动传播,这样将极大提升县级融媒体在基层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其三,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打造融媒体人才队伍。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融合关键在于人的融合。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必须重新构造体制机制,培养全媒体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善待、善用传统媒体平台相当成熟的采编和运营队伍,对他们进行最新业务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前沿理论的学习教育,全面提升融媒素养,在人才的选用育留各个方面共同发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融合创新人才特别是网络技术研发人才的招引力度,精心打造全媒体创新人才团队,从而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还必须勇于打破传统层级考核体制,不断创新搞活用人机制,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全面提高高端人才的福利待遇。

  当前在县级区域,媒体资源普遍呈现规模小、分布散、传播力弱的局面。为了实现舆论引导能力和服务能力的下沉,全面提升县级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建设县级融媒体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区域县级媒体的特点,实施差异化传播和错位发展战略。从发展理念、生产流程、技术设备、内容生产、人才建设等各个方面推动传媒形态重塑和体制机制重构,打通媒体融合和基层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努力使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本文系湖州师范学院农村发展研究院2018年涉农研究联合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州新型职业农民媒介素养提升研究”(SNF180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