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态度迎接人机协同时代的到来
2023年03月31日 08: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31日第262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当地时间3月14日,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 AI宣布推出大型多模态模型GPT-4,而这距离ChatGPT这一大型语言模型的诞生仅仅过去不到4个月。3月16日,百度推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人工智能更新迭代的速度超乎想象,它们在语言处理、文本生成、人机交互等领域展现出了强大功能,对人文学科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3月18日,在中国数智研究院于南京举行的“ChatGPT与人文学科的挑战:人工智能对人文学科影响的跨学科会议”上,人工智能对人文学科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人的自主性的反思,成为与会学者探讨的热点。

  推动文科教育从传承式转为创新性

  ChatGPT不局限于聊天问答,还可以编写程序、修改代码、撰写提纲、多语翻译等。与ChatGPT所用的模型GPT-3.5相比,GPT-4的文本处理量扩大至2.5万个单词,还增加了图片处理功能,而且可以生成复杂代码,更准确地答疑解惑,在创意和技术层面表现更佳,也拥有更高级的推理能力。

  “无论是ChatGPT,还是GPT-4,都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成果,都可以被我们当作非常智能的研究助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王涛表示,ChatGPT或GPT-4最核心的优势是能对现有知识进行梳理。它能帮助研究者初拟论文纲要,提示某项研究要关注的重点,寻找某句话的出处等,可以成为学者的智能助理。但它输出的结果仅仅是基于自然语料库压缩模型而得出的信息,人们对其结果需要格外警惕。可以说,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协助开展学术工作仅是一个开始,还需要很多人力不断修改,才能在人机互动过程中做出较好的研究。

  人工智能艺术作品的创作也是如此。2022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艺术比赛的数字类别中夺得头奖的《太空歌剧院》,虽然是39岁游戏设计师杰森·艾伦(Jason Allen)利用AI绘图软件创作的,但在创作过程中,他用了一个月时间,不停地“修改输入软件的关键词”,使用绘图软件输出了100多张作品,再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三张图进行后期处理而成。

  ChatGPT、GPT-4或将改变艺术的生产方式。上海油画雕塑院教授傅军表示,那些靠既有知识进行使用、重组、转译等生成的艺术,无疑将遭受来自ChatGPT或GPT-4的降维打击;那些结合当下生存经验和人生体验,并以独特的创新方式进行深度表达的艺术,其意义与价值将会更加凸显。“艺术”的概念空间也将被压缩,从而加速艺术的哲学化、主观化、形而上化,进而推动艺术向未知思想领域和视觉资源延伸。

  人工智能科技生成艺术作品后,是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这些作品的价值?对此,湖南理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青年学者崔玲表示,目前,ChatGPT对于人工智能艺术作品的评价可以算作是一种客观性评价。ChatGPT具备人文与科技双向理解力、判断力和分析力。它强调人机协同创作,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艺术和技术交叉融合的要点问题。

  未来的文科教育以及文科生会处于AI辅助生存的环境中。对文科教育而言,GPT-4的挑战是颠覆性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永谋表示,以 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迭代速度很快,影响了文科教育的目标、方式,甚至学生就业。目前,我国文科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记忆和归纳综合能力,而这恰恰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擅长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文科教育要从传承式教育转为创新性教育,要从面向过去和现在的总结经验,转向面向未来的教育;要从博学转向慎思,注重新思想、新视野的发现和建构;要从专学转向通学,消弭文理之间的隔阂,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符号教育学研究所教授崔岐恩认为,未来教育借助虚拟符号,必将迭代人类曾经的教师中心论、儿童中心论,代之以学习中心论。而教育目的则超越曾经的知识为目的、能力为目的,代之以意义和意义感为目的。

  不断强化人类的自主性

  历史上,新技术的发明总会给某些职业带来冲击,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渐改变人文研究的范式,机器可以协助处理各种语料,呈现新的结果,带来新问题和新思考,但数据库无法取代人文学者对材料的综合分析和鉴别能力,技术也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GPT-4本质上还是一个工具,它与汽车等交通工具在人类社会的出现具有相似的意义。如果说现代交通工具是人类脚力的延伸,那么GPT-4就是人类脑力的延伸。”王涛表示,即将来临的人工智能时代属于能够合理使用工具和拥有创造力的人。AI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想象力的催化剂,我们可以借此提升想象力水平。

  “ChatGPT在资料收集方面会超过以往学者的水平,但在人文学科的创新性方面并不乐观。”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利文提出,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不具有主体性,不用太担心ChatGPT或GPT-4将完全代替人类论文的写作。在ChatGPT及其迭代产品到来的时代,应重新回归并强调人文学科论文写作的规范性,观点的创新性、逻辑性以及材料的真实性等,从而促使优质文章的产生,防止论文写作异化。

  ChatGPT可以帮助学者进行古文的自动化标点与翻译,以及古文的自动结构化与关联化工作。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光伟发现,研究者提出的问题越具体,ChatGPT回答的质量越高。AI大模型不会主动思考,但是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激活它内在的路径和节点。如何设计好的提问,从而更好地激活人工智能“大脑”深处的链路,使我们获得更精准的答案,亟待深入思考。

  在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人文学科影响的同时,学者们更强调对人的自主性的反思。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吴静表示,在与ChatGPT对话的过程中,我们言说的对象看似是ChatGPT,但事实上是我们自己。在科技加速冲击下,如何反观人类自身,成为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在AI时代,强化人类用户的自主性,才能抵消GPT-4在知识储备、检索速度等方面的优势。”王涛表示,AI的工作原理虽然有很复杂的数学公式,但是它的学习逻辑跟历史研究具有相似性: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当前的问题给出建议,或者对未来进行预测。这种形式上的相似性并不能掩盖GPT-4缺乏自我反思性的缺陷,因此无法创造性地提出新问题。

  吴静提出,科技的发展实际上延续的是线性逻辑的思维,由科技建构起的主体和主体际关系都受这一逻辑的影响,而人类自身其他非线性、非刚性的联结和思维方式逐渐被侵蚀和遮蔽。对人类自身的反观,正是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强调人的非理性维度——主体的特殊性和文化的复杂性,不断打破科技的刚性边界,使科技的发展最终为人类自身服务。

  在科技不断更新迭代的今天,傅军主张以“圣人无意”的态度面对新生事物,即对新生事物的所有可能性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在不久的将来,人机协同式的艺术与设计实践将成为常态,尤其是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将会深刻改变设计行业的工作流。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