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2年09月09日 06: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9日第248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杨雪

  9月3日,在第四届京师“一带一路”论坛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丛书发布会上,与会学者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主题,就“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相关学术研究的跟进,以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对策展开了讨论。

  合力推进全球减贫

  目前,全球减贫事业任重道远,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不容乐观。“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发展方案,更加凸显出其时代价值和全球意义。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总结了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美联储加息。对此,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认为,国际社会很有必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要合作平台,以基础设施、经贸投资和民生项目为抓手,合力推进全球减贫。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目前全球面临重度和中度粮食不安全的人口分别为7.5亿和12.5亿,这些人口大多生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此农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所长王友明认为,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是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因素。尤其是油气价格上涨严重冲击了相关国家的生产生活。而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则从更深层面上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另外,粮食危机引发的通胀、失业和经济困难已经影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生态,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处境愈发艰难。因此,“一带一路”在减贫国际合作方面意义重大。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与86个“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农业合作协议,累计境外投资农业项目超过820个,投资存量超过170亿美元,向全球40多个国家派出了11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显著增强了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

  以小产业带动减贫事业大发展

  产业投资为减贫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的一大批项目为当地直接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教授卓奥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表示,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新铁路将于2023年开工,并将进一步延伸至欧洲。该铁路是中国在中亚建设的首条标准型铁路,将成为中国与中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互联互通、互惠互利的标志性项目。奥托尔巴耶夫期待看到“一带一路”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汇聚更多的人才。

  翟东升以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到港口蒙巴萨的铁路为例提出,基础设施项目对促进区域减贫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肯尼亚铁路开通之后,物流成本降低41%,对肯尼亚和非洲东北部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非常大。同时,中国援建的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有效提升了当地民众的谋生技能、生产生活条件,以小产业带动了减贫事业大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认为,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项目的一个成功案例,已经连接了24个国家的200个城市,充分证明了“一带一路”的开放性。

  教育是发展之本,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中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在尼泊尔等国援建了一批中小学校,在阿富汗、卢旺达等国援建了一批职业技术学校。目前中国在境外开设的鲁班工坊约有10个,为当地青年提供实用技术培训。

  不断总结经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将近十年,通过不断调整,中国积累了很多经验,但还需要对很多问题进行总结。在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甘藏春看来,目前针对“一带一路”的跨学科研究还较少,需要持续加强。比如“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几乎囊括了世界所有大的法律体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这些不同法律体系之间如何形成一套稳定的风险规避机制、纠纷调解机制,是合作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并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机遇。

  胡必亮认为,当前应该思考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全面实行跨越式发展,可行的思路是发挥比较优势,通过自然优势实现去碳化、智能化,再通过互联互通实现一体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吴白乙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中最重要的是民心相通。2021年起,中国数字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案例越来越多,如包含许多中国文化元素的手游,有效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学习中文。放眼未来,民心相通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一个宏大的、长远的、具有战略性的系统工程。

  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主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