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2022年05月20日 07: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20日第2410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延安,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并不起眼的西北小城,却是中国共产党艰苦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路径的重要象征地。5月15日,“我们从延安走来——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线举行,专家学者围绕延安精神传承创新与弘扬,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

  推进党史党建学科“三大体系”建设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相契合,与中国社会百年变迁相辉映。不忘初心才能牢记使命,勇担使命才能永葆初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苏大鹏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入研究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只有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才能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要坚持胸怀天下,立足全球视野,应对百年大变局;要用好红色资源,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虽然曾在不同的一级学科中,但两者在发展历程中是逐步走向融合的,这是学术界的共识和追求,也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党的领导的理论和实践、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六个方面,对中共党史党建二级学科设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把党史研究和党建研究有机融合,加强顶层设计,从整体上谋划学科发展,是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建设好中共党史党建这个既传统又新型的学科,需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知行合一,坚持大历史观,坚持恰如其分。构建中共党史党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注重三大体系间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彰显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回顾党的历史,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十三年,是突破重重困难、取得辉煌胜利的十三年。其中,创新贯穿于延安十三年历史的始终,贯穿于党的各项事业之中。延安大学副校长谭虎娃总结了延安时期创新发展的三点历史启示:一是科技创新是为了人民,要站在最大多数人民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引领时代发展;三是坚持调查研究,让调查研究成为一种风尚,成为创新的坚实基础。谭虎娃表示,我们要学习延安时期创新发展的经验,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勇于进行自我思想革命,不断推进延安精神薪火相传。

  全球化时代,如何研究延安精神的世界历史意义?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亲霞谈到,在如何平衡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方面,延安精神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政党建设方面,延安精神打破了西方传统政党和民众的关系,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血脉联系。从世界政治文明史方面看,延安时期形成的民主政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文化状态。

  全国涉外院校思政课负责人协作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鸣歧回顾了延安时期“窑洞育人”的历史,阐述了其对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启示。在赵鸣歧看来,以陕北公学、抗大为代表的“窑洞大学”注重环境育人、精神育人,造就了一大批“身居窑洞、心怀全中国”的革命先锋。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才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强大的敌人。

  承红色基因,续红色血脉。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晓萌认为,讲透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需把握好民族特色和世界情怀的统一,充分挖掘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精华,在凸显民族特色的同时,彰显世界情怀,以宽广的视野,批判吸收、融合、借鉴一切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精神要义,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看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成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去解决中国问题,面向中国实际,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和人才队伍建设。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