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2022年05月20日 07: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20日第2410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就在于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赋予哲学社会科学以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让世界进一步了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为人类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因此,扎实推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中国学术研究,是新时代的重大学术实践任务。

  增强学术原创能力

  如何进一步增强学术原创能力,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最近印发的《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将学术原创能力、原创性作为重要关键词,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提升重点之一是原创性,指向的同样是创新人才缺乏和学术原创能力不足的现实难题。

  学术研究的魅力在于创新,难点也在于创新。然而,创新不完全等于原创,后者并非学术研究上取得的一般性突破,而是更强调首创性。“关于原创性成果的界定,目前可能存在某种泛化式的误解,以为只要是首创的、没有产权方面争议的成果或作品,都可以叫做原创性成果。但究竟哪些才是值得展开讨论的、立得住的原创性成果,其定义标准显然要高得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邹诗鹏谈道。

  “什么样的学术成果称得上是原创性的成果,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学界深思和探讨的话题。”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教授王永贵认为,能够切实推动时代进步的原创性思想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才是原创性成果。“这类成果必须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和要求、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引领社会前进并能产生深远影响。”

  在邹诗鹏看来,原创性成果必须是指针对某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创性地提出了分析与解决方案,并在理论上进行了逻辑严密的论证。原创性成果应当与既有的研究成果形成内在的、批判性的关联。一般而言,它应当推进一个学术领域或学科的实质性发展,有的甚至能开启一个新的学科方向或领域,并有效推进相关学科、专业或领域的发展,进而推动知识与社会进步。

  “从事学术研究,应把‘发人之所未发’作为第一要义。只是改头换面地抄袭前人的某些观点,或是把许多他人的论点综合一下,或是在前人的结论上再增加几条材料,如果这些都算是创新,那能有多大价值呢?”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勋初表示。

  厚植学术创新土壤

  原创不易。我们必须厚植有利于原创性学术成果生长的学术土壤,突破研究瓶颈的制约,积极培育学术创新之花。

  “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能力颇为不足。”邹诗鹏认为,制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创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开放度不够,学者的开放能力不够、内在性不足;二是理论知识储备、学术能力以及实践性不够,难以把握重大问题并展开深入研究;三是学科体系过于繁复细琐,而且被学科格局与利益束缚,因而限制了原创性学术研究的健康成长。

  在王永贵看来,不断产出富有原创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成果,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关键所在。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创能力,需要关注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从外部视角看,学术研究需要良好的社会生态和思想环境,需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学术研究主体的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性研究生长空间。从内部视角看,即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体的视角看,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国情,着眼中国现实,强化主体意识,努力摆脱“言必称希腊”的学徒状态,突破西方既有理论框架束缚。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原创性成果的产出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原创学术作品需要充分展示空间和发表阵地。学术期刊和学术出版就是学术原创的重要阵地。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传播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学术期刊应与时代同行,为有效催化原创性学术成果产出与传播提供坚实阵地和重要保障。

  把握中国学术底色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主体性、原创性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彰显时代进步特色的根本所在。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过程中,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主体。擦亮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在推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提出具有主体性、富于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强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主体意识和学术自信。

  谈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原创性贡献,王永贵表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强化学术原创的主体意识,就要践行“两个结合”,辩证看待中西学术精神流向,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推动文化自强,创造中国学术的新辉煌。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结合时代主题,贴近社会实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强调“学思并进”,是中国学术传统的重要精髓。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在中西比较中强化主体意识,激活传统,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今人创新的“源头活水”。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伯伟认为,我国现代学术史上,曾经出现过“乞灵于西方”的现象。从文学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含金量”一度被严重低估。今天中国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要重新激活中国文学“悠久而伟大的传统”。

  坚守初心,才能把准方向;引领创新,才能走向未来。置身于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肩负起学术使命与责任,为提升中国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不懈努力,才能在时代发展的宏大进程中贡献更多更好的学术思想成果,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学理智慧,从而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彰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时代特色,在国际学术交往中展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新作为新气象。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